浮图萧瑟入虚空,一聚全身罔像中。
传马祖心开佛印,识龙潜主示神通。
毫光委坠江楼月,道气馨香海岸风。
此地化缘才始尽,更于何处动魔宫。
浮图萧瑟入虚空,一聚全身罔像中。
传马祖心开佛印,识龙潜主示神通。
毫光委坠江楼月,道气馨香海岸风。
此地化缘才始尽,更于何处动魔宫。
这首诗名为《悟空塔》,是宋代僧人释赞宁所作。诗人以浮屠(佛塔)为载体,描绘了一幅神秘而深沉的画面。首句“浮图萧瑟入虚空”形象地写出塔身在风中摇曳,仿佛融入无边的宇宙之中,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
第二句“一聚全身罔像中”暗示塔内供奉着佛像,凝聚了佛法的庄严与神圣。接下来两句“传马祖心开佛印,识龙潜主示神通”,借马祖和龙潜两位高僧的传说,表达了塔内的佛法智慧和神秘力量,仿佛能开启人心中的佛性,展示出超凡的神通。
“毫光委坠江楼月,道气馨香海岸风”通过描绘塔尖的光芒映照江面月色,以及道气随风传播的香味,进一步渲染了塔的神圣气息,让人感受到佛法的深远影响。
最后两句“此地化缘才始尽,更于何处动魔宫”表达了诗人对塔在此地功德圆满的感慨,同时也暗示着佛法的力量超越了世俗,能够触动魔界的寂静。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禅意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凄凄复凄凄,洞房鸣沙鸡。
秋风动孤帏,落月照空闺。
念君非征役,五岁游梁齐。
十书九不到,万里徒封题。
独宿累长夜,不敢向人啼。
妾身甘弃置,何敢怨睽违。
独不念倚庐,盻望到日西。
凭谁道此意,愿君早旋归。
贤主嘉宾岂偶逢,簿书闲暇此从容。
便须烧烛供清夜,更爱联诗到暮钟。
碧汉秋高鸣两鹤,翠涛风涌落孤松。
几回欢会几回别,怪得诗成兴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