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凄复凄凄,洞房鸣沙鸡。
秋风动孤帏,落月照空闺。
念君非征役,五岁游梁齐。
十书九不到,万里徒封题。
独宿累长夜,不敢向人啼。
妾身甘弃置,何敢怨睽违。
独不念倚庐,盻望到日西。
凭谁道此意,愿君早旋归。
凄凄复凄凄,洞房鸣沙鸡。
秋风动孤帏,落月照空闺。
念君非征役,五岁游梁齐。
十书九不到,万里徒封题。
独宿累长夜,不敢向人啼。
妾身甘弃置,何敢怨睽违。
独不念倚庐,盻望到日西。
凭谁道此意,愿君早旋归。
这首《忆远曲》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开篇“凄凄复凄凄,洞房鸣沙鸡”两句,通过环境的渲染,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沙鸡的鸣叫似乎在加重着这份孤独感。接着,“秋风动孤帏,落月照空闺”,进一步强调了女子身处空荡荡闺房中的孤单与无助,秋风和落月成为她情感寄托的对象。
“念君非征役,五岁游梁齐”两句,女子回忆起丈夫离家五年之久,虽非因征战在外,但长时间的分离同样让她心生挂念。接下来,“十书九不到,万里徒封题”揭示了通信的困难,即使写了信,也往往无法送达,这更加深了她的担忧与思念。
“独宿累长夜,不敢向人啼”表现了女子夜晚难以入眠,心中满是对丈夫的思念,却不敢在他人面前流露,生怕引起不必要的同情或误解。最后,“妾身甘弃置,何敢怨睽违。独不念倚庐,盻望到日西。凭谁道此意,愿君早旋归”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理解与宽容,即便自己被冷落,也不曾抱怨,只希望丈夫能早日归来,与家人团聚。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古代女性在长期分离中对爱情的坚守与期待,以及她们内心深处的坚韧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