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宗臣赵处仁郑季克同游分得村字》
《王宗臣赵处仁郑季克同游分得村字》全文
宋 / 刘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关非为看桃李,爱识西山深处村。

舟泊野桥分柳色,屐寻閒径破苔痕。

鸠占欲雨唤夫妇,鸡傍残阳聚子孙。

得友不知商议久,归来灯火已黄昏。

(0)
翻译
出关不是为了赏桃花李,而是喜欢探索西山深处的村庄。
船停在野外小桥边,分享着两岸的柳树绿意,木屐踏过闲静的小路,打破青苔的痕迹。
布谷鸟预示着雨要来,呼唤着同伴,鸡群围绕夕阳,聚集起它们的家族。
找到朋友却忘了时间,等我回到家时,已是黄昏,灯火已亮起。
注释
出关:离开关隘。
桃李:比喻美女或人才。
西山深处村:偏远的山村。
舟泊:船停靠。
野桥:野外的小桥。
屐:木屐。
苔痕:长满苔藓的痕迹。
鸠占欲雨:布谷鸟鸣叫预示下雨。
夫妇:夫妻。
残阳:傍晚的太阳。
商议:交谈。
归来:回家。
灯火已黄昏:天色已晚,灯火点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美好画卷。诗人以平和亲切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对自然景物以及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出关非为看桃李,爱识西山深处村。"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离开城市,不是为了观赏繁华的桃李,而是为了寻找到那些位于西山深处的幽静村庄。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清高品味,也透露出他对大自然和田园生活的渴望。

"舟泊野桥分柳色,屐寻閒径破苔痕。"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景:船只停靠在野桥旁,柳树的绿意与水面相接;脚踏篱笆,小心翼翼地探索那些被苔藓覆盖的小径。这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欣赏。

"鸠占欲雨唤夫妇,鸡傍残阳聚子孙。" 这两句通过描写鸟儿在即将到来的雨前发出鸣叫,召唤着伴侣,以及鸡在夕阳下聚集着孩子们的场景,传达了一种生命力和家庭温暖。

最后,"得友不知商议久,归来灯火已黄昏。" 这两句表明诗人在与朋友相处时,不觉时间流逝,直到夜幕降临,灯火点亮,才意识到归途已是黄昏。这不仅强调了友情的珍贵,也描绘了一种超越世俗时间感知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乡村生活的细腻刻画,以及对朋友相聚时光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纯粹生活方式的向往。这样的情感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趣味,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深厚情怀。

作者介绍
刘黻

刘黻
朝代:宋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猜你喜欢

满江红.用吴渊吴潜二公韵

踏遍江南,予岂为、解衣推食。

谩赢得、烟波短棹,月楼长笛。

看剑功名心已死,积薪涕泪今谁滴。

想中原、一望一伤情,英雄客。形势地,还如昔。

谈笑里,封侯觅。岂有于前代,无于今日。

龙豹莫藏韬略手,犬羊快扫腥膻迹。

看诸公、事业卜枭卢,何劳掷。

(0)

谪居

亲老复婴孩,吾生自可哀。

无田得归去,有俸是嗟来。

直道虽已矣,壮心犹在哉。

端居寡俦侣,怀抱向谁开。

(0)

望熊耳山

谪居多与俗为邻,熊耳当门入望频。

感谢双峰对双眼,也胜逢见等闲人。

(0)

省题泰帝鼓瑟

雅乐闻琴瑟,相因泰昊前。

朱丝疑杂奏,素女减哀弦。

破竹符终合,分鱼目不全。

所馀裁五五,再续未绵绵。

损益时皆有,亏成理或然。

茫茫千古意,汉帝自谁传。

(0)

新堤行借山长韵呈韦轩

几年丽泽道方亨,别驾重来路竟成。

由是之焉知所止,安而行处坦然平。

疾徐先后将观礼,作屏经营岂为名。

万里修程今放步,胸中堠子自分明。

(0)

水仙

剪叶葱偷巧,冰蕤独耐寒。

梅兄虽有伴,矾弟不同看。

山谷诗犹在,逋仙影不单。玉纤捧金?,谁遣慰儒酸。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