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树随时长,城春雨易蒸。
閒人来入市,官舍却逢僧。
觌面非竿木,何心是葛藤。
吃茶看洗钵,忘却老昏瞢。
草树随时长,城春雨易蒸。
閒人来入市,官舍却逢僧。
觌面非竿木,何心是葛藤。
吃茶看洗钵,忘却老昏瞢。
这首诗描绘了城市春日的景象与闲适的生活情境。首句“草树随时长,城春雨易蒸”以自然界的生长与城市的气候特点开篇,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雨水丰沛,滋养万物。接着,“閒人来入市,官舍却逢僧”两句,通过对比市井中闲散之人与官舍中的僧侣,展现了不同人群在春日里的生活状态,既有世俗的忙碌,也有超然物外的宁静。
“觌面非竿木,何心是葛藤”两句运用比喻,将面对面的人比作非竿木和非葛藤,寓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交往,更包含了精神层面的理解与共鸣。这里的“非竿木”和“非葛藤”可能象征着超越表面形式的深刻联系,强调了心灵的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性。
最后,“吃茶看洗钵,忘却老昏瞢”则以日常生活的小事——吃茶与洗钵,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享受与内心的平静。通过这些细节,诗人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珍惜当下、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体现了宋诗注重情感表达与哲理思考的特点。
巧与天成未觉殊,国工施手岂须臾。
根连沧海蓬莱阔,势压黄河砥柱孤。
坐上烟岚生紫翠,影中楼阁见青朱。
为山观水皆良喻,谁向君家识所趋。
招提凭高冈,四面断行旅。
胜地犹在险,浮梁袅相拄。
大江当我前,飐滟翠绡舞。
通流与厨会,甘美胜牛乳。
扣栏出鼋鼍,幽姿可时睹。
夜深殿突兀,太微凝帝宇。
壁立两崖对,迢迢隔云雨。
天多剩得月,月落闻津鼓。
夜风一何喧,大舶夹双橹。
颠沉在须臾,我自楫迎汝。
始知像教力,但度无所苦。
忆昨狼狈初,只见石与土。
荣华一朝尽,土梗空俯偻。
人事随转烛,苍茫竟谁主。
咄嗟檀施开,绣楹盘万础。
高阁切星辰,新秋照牛女。
汤休起我病,转上青天去。
摄身凌苍霞,同凭朱栏语。
我歌尔其聆,幽愤得一吐。
谁言张处士,雄笔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