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英无树不精神,历惯风霜老更真。
地僻祇怜□玉者,天寒应少采香人。
难医司马消中渴,不济莱芜甑里尘。
无用只怜我与汝,年来甘让锦城春。
瑶英无树不精神,历惯风霜老更真。
地僻祇怜□玉者,天寒应少采香人。
难医司马消中渴,不济莱芜甑里尘。
无用只怜我与汝,年来甘让锦城春。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诗人通过描绘梅花在风霜中的坚韧精神,表达了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首句“瑶英无树不精神”,以瑶英比喻梅花,强调了梅花无论生长在哪棵树上都展现出非凡的精神风貌。接着,“历惯风霜老更真”一句,点明梅花经历风霜考验后更加显得真实、纯粹,体现了梅花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品格。
“地僻祇怜□玉者,天寒应少采香人”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表达了对梅花在偏远之地仍能保持高洁品质的赞赏,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梅花在寒冷天气下可能较少受到人们的赏识和采摘,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孤独与高傲。
“难医司马消中渴,不济莱芜甑里尘”两句,运用典故,借指梅花生于贫瘠之地,难以满足人们物质上的需求,同时也暗示了梅花虽不能直接解决人的实际问题,但其精神价值却能给予心灵上的慰藉。
最后,“无用只怜我与汝,年来甘让锦城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怜爱,以及愿意与梅花共享春天的甘愿。这里的“无用”并非贬义,而是强调了梅花虽不具备实用价值,但在诗人眼中却是无比珍贵的存在,象征着一种超越物质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自入闽关,形势山川,天开两边。
见长溪漱玉,千瓴倒建,群峰泼黛,万马回旋。
石磴盘空,天梯架壑,驿骑蹒跚鞭不前。
心无那,恰鹧鸪声里,又听啼鹃。区区仕宦谁怜。
道有志、从来铁石坚。
但长存一片,忠肝义胆,何愁半点,瘴雨蛮烟。
尽卷南溟,不供杯杓,得逐斯游岂偶然。
天公意,要淋漓醉墨,海外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