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江月·其五》
《西江月·其五》全文
唐 / 吕岩   形式: 词  词牌: 西江月

水火运来周岁,四六勿错如初。

水多火少失功夫,胜地方始安炉。

直须认鼎与药,却如鸡子无殊。

内黄外白结凝酥,一颗圆明汞珠。

(0)
鉴赏

这首诗出自《西江月》系列,为唐代诗人吕岩所作。诗中运用了道家炼丹术的隐喻,以水火相济、金木相生的哲学思想,描绘了炼丹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重要理念。

“水火运来周岁”,意味着在一年的时间周期里,通过调和水(象征阴柔、滋养)与火(象征阳刚、燃烧)的力量,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这是一切炼丹活动的基础,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与和谐。

“四六勿错如初”,强调了操作过程中的精确性和一致性,即在炼丹过程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按照既定的比例和顺序进行,不能有任何偏差,这样才能保持最初的状态和效果。

“水多火少失功夫,胜地方始安炉”,进一步阐述了水火比例的重要性。如果水过多而火不足,会导致能量的浪费和效率的降低;反之,如果火过旺而水不足,则可能导致物质的破坏而非转化。只有在恰当的比例下,才能在“胜地”(理想的操作环境)中安全地进行炼丹。

“直须认鼎与药,却如鸡子无殊”,这里的“鼎”指的是炼丹时使用的容器,而“药”则指用于炼制的物质。这一句强调了正确识别和使用炼丹工具及材料的重要性,就像对待普通的鸡蛋一样,需要细致且专注。

“内黄外白结凝酥,一颗圆明汞珠”,最后两句描绘了炼丹成功后的景象。内部呈现黄色,外部则是白色的凝固物,如同奶油一般细腻。而“汞珠”则是炼丹过程中产生的精华,象征着最终获得的灵丹妙药,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炼丹术的复杂性和深奥性,也蕴含了追求内在和谐、平衡与转化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自然规律和宇宙真理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吕岩

吕岩
朝代:唐   号:纯阳子   籍贯:自称回道

吕岩,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猜你喜欢

四圣赞·其二

稽首观音,全彰妙有。鹤唳青霄,莺啼绿柳。

鼓响钟鸣,椎鸡打狗。不落诸缘,通身眼手。

(0)

偈颂七十六首·其三十七

暑退凉生,风高露冷。叶落归根,藏头露影。

赵州吃茶,云门胡饼。如何是道,明眼落井。

(0)

偈颂二十首·其十六

人有黄金宅,弃之徒自忙。

北风连地起,吹雪上眉梁。

杳杳黄泉路,难逢日月光。

吾侬如此说,且去审思量。

(0)

颂古三十一首·其二十一

大方独立峭巍巍,八面玲珑万象围。

正坐当轩无位位,圆通无碍应群机。

(0)

雪中海棠

蜀妃夜谒紫虚皇,玉凤差参促晓妆。

宴罢瑶台魂未醒,胭脂脸上白云香。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十七

身心山野,面目草灰。默说一句,明暗全该。

机流电天上之火,动发阳地中之雷。

变化穷通有许事,向道俱从恁么来。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