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晴天惟澄,春物自朝暮。
沿流陟危磴,绝壑理幽步。
云根见泉脉,僧房杳回互。
岂无我同心,杯来饮为度。
气晴天惟澄,春物自朝暮。
沿流陟危磴,绝壑理幽步。
云根见泉脉,僧房杳回互。
岂无我同心,杯来饮为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午后漫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之美。
首句“气晴天惟澄”描绘了一幅晴朗天空的宁静景象,空气清新,天空澄澈,为整幅画面奠定了清新的基调。接着,“春物自朝暮”则点明了时间是春天的某个时刻,万物生长,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在早晚之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沿流陟危磴,绝壑理幽步”描述了诗人沿着水流前行,攀登陡峭的石阶,穿越深邃的山谷,探索幽静的小径。这一系列的动作不仅展现了行走的艰难,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云根见泉脉,僧房杳回互”则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诗人看到了泉水从云层中流淌而出,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而“僧房”则代表了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它们在山谷中错落有致,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岂无我同心,杯来饮为度”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共鸣。这里的“我同心”可以理解为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交流,他通过一杯酒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喜悦。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审美追求。
十里云边寺,重驱千骑来。
天形欹野尽,江势让山回。
园竹浓成幄,楼钟近殷雷。
斜阳归鞅促,飞盖冒轻埃。
解龟淮阳区,浮鹢暮春月。
州民拥前道,重为使君别。
尊酒却略跪,丝管参差发。
共谓君此行,宠命焕朝节。
进伏丹泥戺,勉之奋芳烈。
使君惭且嗟,处躬素衷拙。
虽尔荷赐环,安敢冀荣辙。
顿首谢上毕,行当避时杰。
愿移邦人爱,孤根保勿伐。
西郊一超忽,祠节暂踟蹰。
天迥欹临野,河长侧贯都。
飞廉披苑路,南斗抱城隅。
填堑时休猎,栖粮户免租。
虎归仍习圈,凤下稍依梧。
池岸斜联籞,宫楹上集胡。
慎斋虽有属,胜践未云孤。
雾里过仙市,轮边认佛图。
柽杨閒对偃,鸧鸹静相呼。
牧罢林将暝,樵归径自纡。
有怀摛镂管,何苦促骊驹。
壮思飘然发,知君颜谢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