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子石北上》
《送张子石北上》全文
明 / 李流芳   形式: 古风

衰柳不堪折,烟霜留旧容。

毵毵扬子岸,犹惹渡江风。

马首初向北,不知关路重。

黄河冰连山,金台尘蔽空。

路难良可叹,汗漫思无穷。

我昔事驰骋,临老万事慵。

贵交久削迹,一丘息微躬。

长安尺一书,十年不复通。

当今谁爱士,此道如盲聋。

知子徒有心,致身竟何从。

子实慕风节,非独文采丰。

遇合亦寻常,壮夫岂苟同。

去去勿复道,行矣慎秋冬。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的《送张子石北上》。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北上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离别的感慨。

首句“衰柳不堪折,烟霜留旧容”,以衰柳象征离别,烟霜渲染出离别的凄凉氛围,旧容则寄托了对往日友情的怀念。接着“毵毵扬子岸,犹惹渡江风”两句,通过扬子江岸边的景色,进一步渲染离别的不舍之情,渡江风仿佛还带着友人的气息。

“马首初向北,不知关路重”写出了友人即将踏上北上的征途,马首向北,意味着离别已成定局,关路重重,暗含对友人旅途艰辛的担忧。“黄河冰连山,金台尘蔽空”两句,以黄河的冰封和金台的尘土蔽空,象征着友人前路的艰难与迷茫。

“路难良可叹,汗漫思无穷”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困难的同情和深深的思念。“我昔事驰骋,临老万事慵”回忆自己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如今年老体衰,感叹岁月无情。“贵交久削迹,一丘息微躬”则表达了对老友的怀念,以及自己隐居生活的无奈。

“长安尺一书,十年不复通”提到与友人通信的断绝,时间之长,情感之深,令人动容。“当今谁爱士,此道如盲聋”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真正理解和支持人才的渴望。“知子徒有心,致身竟何从”是对友人处境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反思。

最后,“子实慕风节,非独文采丰”赞扬友人的高尚品格和才华。“遇合亦寻常,壮夫岂苟同”表明了对人生际遇的淡然态度,认为真正的英雄不会轻易妥协。“去去勿复道,行矣慎秋冬”则是对友人的鼓励和祝福,希望他勇敢前行,谨慎面对未来的挑战。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离别的哀愁,也有对友情的珍视,还有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李流芳

李流芳
朝代:明   字:长蘅   号:檀园   籍贯:六浮道   生辰:1575~1629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猜你喜欢

石马市新建义首书院,延余课士,作此勖之

路转峰回隔市喧,十年重许问仙源。

弦歌能使干戈化,士气还须礼教敦。

我望他山先拜石,人来旧雨正开樽。

顾名岂第谈经义,愿与诸君子细论。

(0)

山庄雪夜寄怀秋浦明府·其三

早识姚崇救世才,操刀无事自恢恢。

惠人克济方言猛,善政能孚岂讳财。

野有狐埋何忍搰,泽多鸿集不胜哀。

儒生满抱慈祥意,常觉阳春笔底回。

(0)

读张船山前辈《宝鸡题壁诗》有感·其二

岂独长歌蜀道难,东南民气半凋残。

流传往事亲身见,点检新闻袖手看。

壮士军中违远志,书生纸上付空叹。

兰成本是悲秋客,不听哀猿鼻已酸。

(0)

五日采药,有名内红消者,感而咏之

三年求艾到今朝,漫向山中采药苗。

外患欲除犹易事,病根须要内红消。

(0)

岁暮书感四首·其一

仰俯千秋顾此身,吾徒谁与愧斯民。

家乡转徙同忧患,亲戚重逢话苦辛。

意外沧桑悲往事,眼前风雪盼新春。

若教三十年论世,我已曾经两世人。

(0)

怀靳大令·其二

艰难磨盾枕戈身,谁意铜章有替人。

易地自然福君子,来苏何以慰吾民。

同仇义愤无遐迩,令尹公忠孰旧新。

但使筹防忘畛域,赖公犹得齿依唇。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