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识姚崇救世才,操刀无事自恢恢。
惠人克济方言猛,善政能孚岂讳财。
野有狐埋何忍搰,泽多鸿集不胜哀。
儒生满抱慈祥意,常觉阳春笔底回。
早识姚崇救世才,操刀无事自恢恢。
惠人克济方言猛,善政能孚岂讳财。
野有狐埋何忍搰,泽多鸿集不胜哀。
儒生满抱慈祥意,常觉阳春笔底回。
这首诗《山庄雪夜寄怀秋浦明府(其三)》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联“早识姚崇救世才,操刀无事自恢恢”,以历史上的名臣姚崇为喻,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与对其无所事事的无奈,暗示了友人虽有济世之才却未能施展的遗憾。
颔联“惠人克济方言猛,善政能孚岂讳财”,赞扬友人施惠于民、治理有方的品质,同时强调其政治才能并非仅限于财富的管理,而是更广泛地关乎民生福祉。
颈联“野有狐埋何忍搰,泽多鸿集不胜哀”,运用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现象的忧虑和同情。狐狸在野外挖洞,象征着社会中的阴暗角落;鸿雁聚集在沼泽,却难以承载所有的哀愁,寓意着人民的苦难难以完全被关注和解决。
尾联“儒生满抱慈祥意,常觉阳春笔底回”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作为儒者的期待与敬仰,希望友人能以满腔的仁爱之心,通过文字传达温暖与希望,如同春日阳光般照耀人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问题的关切与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神剑当时断白蛇,华夷悉入卯金家。
徒怜南海居蛙坎,未识中原制犬牙。
献璧称藩真得计,橐金满载已堪嗟。
荆榛满目荒台下,独倚东风听暮笳。
白龙祠前江水绿,江上何人吹紫竹。
江妃清怨不能降,散作浮云满江曲。
浮云忽变江雨来,乱撒骊珠三万斛。
天昏地黑若混沌,铁马交驰龙战陆。
初疑巴陵走急湍,复讶匡庐泻飞瀑。
鲛人停机那敢织,冯夷扬波自起伏。
须臾静听寂无声,袅袅如丝成霢霂。
长虹直截东海边,夕阳照向江头屋。
满村父老起歌谣,䆉稏今年秋雨足。
幽人开轩举醽醁,正爱晚来凉气肃。
我今下榻轩中宿,几时更剪西窗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