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绥德城下作》
《绥德城下作》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白日何萧条,边声吹枯桑。

浮云终不归,随风四飞扬。

言登赫连台,万里望西羌。

匈奴多种落,纷纷如牛羊。

白骨委蓬蒿,谁知是国殇。

向夕闻芦笳,泪沾铁裲裆。

立发而虎视,何当吞八荒。

大刀搏白虹,长箭指天狼。

月照戍楼中,不寐空徬徨。

男儿有气节,安得思故乡。

(0)
鉴赏

这首诗《绥德城下作》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边塞的萧瑟景象与战争的残酷,以及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豪情壮志。

首句“白日何萧条,边声吹枯桑”,以白日的萧条和边塞特有的声音,渲染出边疆的荒凉与冷寂。接着,“浮云终不归,随风四飞扬”两句,以浮云比喻国家的命运,暗示国家动荡不安,前途未卜。

“言登赫连台,万里望西羌”表达了诗人登上高台远眺,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敌人的忧虑与警惕。“匈奴多种落,纷纷如牛羊”形象地描绘了敌军众多,来势汹汹的场景。

“白骨委蓬蒿,谁知是国殇”一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无数士兵的牺牲被草木掩盖,无人知晓他们的英勇与悲壮。“向夕闻芦笳,泪沾铁裲裆”写出了战后夜晚的凄凉,芦笳声声,触动人心,诗人的眼泪沾湿了盔甲,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悼。

“立发而虎视,何当吞八荒”展现了诗人面对强敌时的决心与勇气,渴望统一四方,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大刀搏白虹,长箭指天狼”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战斗的激烈与勇士的英勇。

“月照戍楼中,不寐空徬徨”描绘了夜晚守卫边疆的士兵,月光下的戍楼显得格外孤寂,他们虽疲惫却无法入眠,心中充满对未来的担忧。“男儿有气节,安得思故乡”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和平的渴望,即使身在边疆,心也永远向着祖国,不愿思念故乡。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激昂,既展现了边塞战争的残酷与艰辛,又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强烈愿望,以及对英勇将士的崇高敬意。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朝玉阶.冬日过惠山下一梅亭

曲径斜桥涧影迤。空山亭子好,趁闲过。

小轩飐水似残荷。石栏经雨涩,遍青莎。

短墙丛竹受风多。一声渔磬杳,湿烟蓑。

黄梅著色斗新鹅。折来堪作供,佛头螺。

(0)

钗头凤.读蘧庵先生词用原韵

啄月手,谈天口。胸中云梦吞须九。宁游戏,非文字。

问他作者,几人曾会。未。未。未。情丝镂,啼珠溜。

断肠怕学屯田柳。羞溱洧,翻清徵。

笛吹江阁,帆骑峡水。似。似。似。

(0)

虞美人.吴门遇嘉禾沈馨闻追感延令旧游赋赠

与君且醉枫桥酒,往事思量否。

夜乌筵上尽情啼,曾看两行红粉黛鬟低。

建封去后秋娘老,燕子楼空了。

阿谁留得最长条,重倚东风再斗沈郎腰。

(0)

恋绣衾.春暮二首·其二

昏昏绿水乳燕飞,蹙香红、堆满地衣。

梳洗罢、登楼望,见长天,一碧四围。

行人更在天之外,问地名、甚处武威。

想郎处、枝头鸟,并无杜宇劝归。

(0)

河传.紫蛱蝶花

低亸墙阴,微晕帘罅,露濯烟梳。满园奼紫趁晴铺。

萦纡。傍裙裾。玉娥扑遍花间路。谁飞去。

纨扇今番误。有时粉翅凝花须。轻扶。问伊如不如。

(0)

点绛唇.舟行秋望

历乱烟村,推篷爱煞晴秋爽。

柴门栗橡,风定谁敲响。野鸭濛濛,懒漫勤依桨。

鱼蛮莽,惊飞两两,触损玻璃样。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