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舟行秋望》
《点绛唇.舟行秋望》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历乱烟村,推篷爱煞晴秋爽。

柴门栗橡,风定谁敲响。野鸭濛濛,懒漫勤依桨。

鱼蛮莽,惊飞两两,触损玻璃样。

(0)
鉴赏

这首《点绛唇·舟行秋望》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舟行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烟村的宁静与美丽,以及舟行时所见的自然景象。

“历乱烟村,推篷爱煞晴秋爽。” 开篇即以“历乱烟村”描绘出秋日烟雾缭绕的村落景象,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推篷爱煞晴秋爽”,则表达了诗人对晴朗秋日的深深喜爱,通过“推篷”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欣赏和陶醉。

接着,“柴门栗橡,风定谁敲响。” 描绘了村庄中静谧的场景,柴门紧闭,栗橡树在风停后发出轻轻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野鸭濛濛,懒漫勤依桨。” 这一句通过“野鸭”在水面上悠闲游弋的形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同时也暗示了舟行的背景。而“懒漫勤依桨”则巧妙地将舟行的动作与诗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既表现了舟行的忙碌,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悠闲与自在。

最后,“鱼蛮莽,惊飞两两,触损玻璃样。” 以“鱼蛮莽”形容鱼儿的活泼,与前文的“野鸭”相呼应,共同构成了舟行时的生动画面。而“惊飞两两,触损玻璃样”则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鱼儿被惊动后跃出水面的情景,仿佛打破了平静的水面,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整首词通过对秋日舟行所见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相州道中

千古兴亡一梦惊,就中物理似持衡。

茜花空染朝歌血,荒草犹祠羑里城。

但见反身知自咎,谁言修政欲相倾。

知音只有昌黎操,臣罪当诛主圣明。

(0)

陆提刑挽词·其二

早岁擅词场,夷途列雁行。

一麾分楚甸,双节照江乡。

莲社容寒晚,葭莩接老苍。

八旬俱已矣,回首倍凄凉。

(0)

余初除西掖适斋惠诗以二甥相继演纶为喜安行表兄贻书喜溢于辞谨次二篇为谢末章以属安行·其二

敢谓封伦据此床,幸从科级绍馀芳。

紫薇继直中书省,丛桂犹为同舍郎。

太史书传得杨恽,渭阳情厚为秦康。

外家宅相君馀事,鱼目何堪比夜光。

(0)

次周益公韵·其二

六一先生葛稚川,两孙俱并相君年。

词场鏖战今成梦,潭府齐盟望若仙。

政路三公旧同甲,洛阳四老信差肩。

坊名丙午真奇事,写入诗编盍并传。

(0)

谢潘端叔惠红梅·其十七

诗老为花空自忙,想应未识此奇芳。

青枝绿叶何须辨,桃杏安能如许香。

(0)

陈留柏

驿门深闭柏参天,月可中庭夜影圆。

人静好风喧客枕,坐令归梦到林泉。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