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朝玉阶.冬日过惠山下一梅亭》
《朝玉阶.冬日过惠山下一梅亭》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朝玉阶

曲径斜桥涧影迤。空山亭子好,趁闲过。

小轩飐水似残荷。石栏经雨涩,遍青莎。

短墙丛竹受风多。一声渔磬杳,湿烟蓑。

黄梅著色斗新鹅。折来堪作供,佛头螺。

(0)
鉴赏

这首《朝玉阶·冬日过惠山下一梅亭》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冬日里访梅的情景,充满了诗意与禅意。

词中以“曲径斜桥涧影迤”开篇,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穿过一座斜桥,映照着溪流的倒影,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氛围。接着,“空山亭子好,趁闲过”,点明了目的地——一座位于空旷山间的亭子,词人趁着闲暇时光前来探访,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小轩飐水似残荷。石栏经雨涩,遍青莎。”几句进一步描绘了亭子周围的环境。小轩(亭子)临水而建,水面上仿佛残留着几片枯萎的荷叶,石栏在雨水的洗礼下显得有些湿润,周围长满了青草,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短墙丛竹受风多。一声渔磬杳,湿烟蓑。”词人继续前行,经过一段短墙,两侧是茂密的竹林,在风中摇曳生姿。远处传来渔磬的声音,悠远而神秘,伴随着轻柔的雾气和蓑衣的湿漉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黄梅著色斗新鹅。折来堪作供,佛头螺。”词人走到一株梅花前,梅花的颜色与新生的小鹅相映成趣,他折下一枝梅花,准备作为供奉之物,献给佛像,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敬仰和内心的纯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访梅的雅致与禅意,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传达了词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松云二士图

晴霭翠纷纷,春桥水乍分。

山家在何处,松外万重云。

幽石暖差差,苔华绿渐滋。

不辞同晚步,溪上有新诗。

碧嶂猿声后,清宵鹤思前。

孤亭群树底,堪与坐谈玄。

满地写松阴,元芝拟共寻。

樵踪浑不见,知得此山深。

相识更相逢,前山此路通。

桃烟连幕翠,只在白云中。

(0)

临终诗四首·其二

生有地,死有处,万牛不能移一步。

一轮明月印天心,此是渠侬住处住。

(0)

早春

小雪寒仍在,烟花意巳深。

老侵长路鬓,春荡故园心。

幸可追沂咏,何劳费越吟。

微躬应自爱,莫作愧千金。

(0)

题桃花扇传奇·其一

青盖黄旗事可羞,钟山王气水东流。

沧桑眼底伤心泪,付与词场麴部头。

(0)

月蚀诗

庚辰七月夜十五,清光圆圆烛天宇。

斜明刮露侵窗扉,蛰虫亥豕眼分数。

俄惊蟾蜍入绛津,姮娥霜独含悲辛。

气娇力怯不相敌,四分五分挂半轮。

九分十分明光息,斗牛气乱浑如墨。

望舒镳辔顿金枢,栋倾舟覆迷南北。

吾闻皇天无私泰阶平,二纪五纬谁相争。

日完其朔不掩望,昌吴融汉惟沧精。

胡为氐羌重译称臣妾,阴灵圆夜遭震慑。

予欲上天护颓魄,无梯难向青冥蹑。

(0)

溪西

溪西人家秋水生,孤舟常自三更行。

一声啼鸟半江月,才到两山天欲明。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