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人兮云为衣,天地鸿蒙兮不知东西。
东西不知兮南北,身不见兮独行无依。
槁坐兀兀兮永与世忘机。
云中人兮云为衣,天地鸿蒙兮不知东西。
东西不知兮南北,身不见兮独行无依。
槁坐兀兀兮永与世忘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于云中的孤独者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超脱世俗、与天地同呼吸的境界。
首句“云中人兮云为衣”,以“云”作为人的衣物,形象地表达了这位隐士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仿佛他就是云的一部分,自由自在,不受尘世束缚。接着,“天地鸿蒙兮不知东西”,进一步强调了这位隐士身处广阔天地间,心灵达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境界,对世间万物的界限和方向感到模糊,体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东西不知兮南北,身不见兮独行无依”,这两句更深入地揭示了隐士的内心世界。他不再受地理方位的限制,身体似乎也融入了自然之中,独自行走于天地之间,没有了世俗的羁绊和依赖,达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地。
最后,“槁坐兀兀兮永与世忘机”,描述了隐士在静坐中与世隔绝,心灵得到了彻底的解脱,不再有世俗的欲望和计较,达到了一种真正的平静与自由。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其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充满了哲理意味和超脱尘世的韵味。
过为世希氏,史牒鲜著名。
孰谓吾之邦,有以至孝称。
想其事双亲,诚恪通神明。
身后一抔土,世犹不敢轻。
乐公诚乐善,记名誓遗氓。
偶读灵禽碑,得之嘉不胜。
吾邦有盛德,岂宜久沉冥。
恨不访遗冢,下拜涕泣零。
又恨失名字,无以附汗青。
自伤无赢赀,傍建旌孝亭。
当使孝者见,事亲坚其诚。
且令顽悖儿,内愧面颊赪。
因兹或改行,为国省繁刑。
徒将拙言句,颂咏播芳馨。
蒿茨莫浪剪,牛羊勿妄登。
过者宜下马,呵护烦山灵。
忆我初仕时,不敢望高位。
但得宰一同,便可行己志。
实惠傥及民,死亦有生气。
况复著阴功,子孙将不坠。
胡为人惮之,百计欲求避。
我闻事无难,辞难岂为义。
世路虽多艰,官途须历试。
是用俾吾儿,往当民社寄。
眷言古括州,山水有佳致。
我尚记昔年,尝为郡守贰。
虽无德在人,人亦安平易。
百里闻汝来,想见多忻慰。
要当尽此心,有以塞其意。
诚能使吏民,自此知怀畏。
家家各安居,人人共称治。
纵或罹谤伤,固自有公议。
有如汝所存,俯仰似无愧。
功名馀事耳,何必成与遂。
年来我挂冠,方得闲中味。
无乃逼桑榆,七十仍有二。
知复几何时,得见汝娱侍。
虽幸枕湖山,已辟幽栖地。
有诗谁伴吟,有酒谁同醉。
正欲汝相随,俄然又相离。
会须早归来,日作斑衣戏。
个中有真乐,岂必三旌贲。
《送津儿之官丽水》【宋·吴芾】忆我初仕时,不敢望高位。但得宰一同,便可行己志。实惠傥及民,死亦有生气。况复著阴功,子孙将不坠。胡为人惮之,百计欲求避。我闻事无难,辞难岂为义。世路虽多艰,官途须历试。是用俾吾儿,往当民社寄。眷言古括州,山水有佳致。我尚记昔年,尝为郡守贰。虽无德在人,人亦安平易。百里闻汝来,想见多忻慰。要当尽此心,有以塞其意。诚能使吏民,自此知怀畏。家家各安居,人人共称治。纵或罹谤伤,固自有公议。有如汝所存,俯仰似无愧。功名馀事耳,何必成与遂。年来我挂冠,方得闲中味。无乃逼桑榆,七十仍有二。知复几何时,得见汝娱侍。虽幸枕湖山,已辟幽栖地。有诗谁伴吟,有酒谁同醉。正欲汝相随,俄然又相离。会须早归来,日作斑衣戏。个中有真乐,岂必三旌贲。
https://shici.929r.com/shici/3WxZ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