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鹊故巢心,鸿雁稻梁谋。
梁溪十亩园,岁晚营菟裘。
自我去泉石,岁律才一周。
安知巨盗起,千里来蜂蟊。
老稚适淮东,旅泊如寄邮。
已矣复何言,吾生感行休。
乌鹊故巢心,鸿雁稻梁谋。
梁溪十亩园,岁晚营菟裘。
自我去泉石,岁律才一周。
安知巨盗起,千里来蜂蟊。
老稚适淮东,旅泊如寄邮。
已矣复何言,吾生感行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纲在动荡岁月中的生活境遇与内心情感。诗中以“乌鹊”、“鸿雁”等自然界的生物为喻,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动荡时局的感慨。
首句“乌鹊故巢心”,以乌鹊筑巢为家的本能行为,隐喻人在动荡中寻求稳定与归宿的心理。“鸿雁稻梁谋”,鸿雁南飞寻觅食物,象征人们在艰难时期为了生存而奔波忙碌。
接着,“梁溪十亩园,岁晚营菟裘”,描述了诗人理想中的田园生活,与现实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然而,“自我去泉石,岁律才一周”,诗人感叹自己远离山泉岩石的生活,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却未能实现心中的田园梦想。
“安知巨盗起,千里来蜂蟊”,指出突如其来的社会动荡,如同远方的盗贼,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不安。接下来,“老稚适淮东,旅泊如寄邮”,描述了人们为了躲避战乱,不得不离开家乡,四处漂泊,生活如同寄居在外的邮差,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艰辛。
最后,“已矣复何言,吾生感行休”,诗人感慨人生无常,面对动荡的社会,只能无奈地接受现状,表达了一种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生活情境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动荡时局的深切忧虑,体现了宋朝文人对于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
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
积雾杳难极,沧波浩无穷。
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与同。
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
清商激西颢,泛滟凌长空。
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
希声閟大朴,聋俗何由聪。
子推山上歌龙罢,定国门前结驷来。
始睹元昆锵玉至,旋闻季子佩刀回。
晴花处处因风起,御柳条条向日开。
自有长筵欢不极,还将綵服咏南陔。
人生无贤愚,飘飖若埃尘。
自非得神仙,谁免危其身。
与子俱白头,役役常苦辛。
虽为尚书郎,不及村野人。
忆昔村野人,其乐难具陈。
蔼蔼桑麻交,公侯为等伦。
天未厌戎马,我辈本常贫。
子尚客荆州,我亦滞江滨。
峡中一卧病,疟疠终冬春。
春复加肺气,此病盖有因。
早岁与苏郑,痛饮情相亲。
二公化为土,嗜酒不失真。
余今委修短,岂得恨命屯。
闻子心甚壮,所遇信席珍。
上马不用扶,每扶必怒嗔。
赋诗宾客间,挥洒动八垠。
乃知盖代手,才力老益神。
青草洞庭湖,东浮沧海漘。
君山可避暑,况足采白蘋。
子岂无扁舟,往复江汉津。
我未下瞿塘,空念禹功勤。
听说松门峡,吐药揽衣巾。
高秋却束带,鼓枻视青旻。
凤池日澄碧,济济多士新。
余病不能起,健者勿逡巡。
上有明哲君,下有行化臣。
《寄薛三郎中》【唐·杜甫】人生无贤愚,飘飖若埃尘。自非得神仙,谁免危其身。与子俱白头,役役常苦辛。虽为尚书郎,不及村野人。忆昔村野人,其乐难具陈。蔼蔼桑麻交,公侯为等伦。天未厌戎马,我辈本常贫。子尚客荆州,我亦滞江滨。峡中一卧病,疟疠终冬春。春复加肺气,此病盖有因。早岁与苏郑,痛饮情相亲。二公化为土,嗜酒不失真。余今委修短,岂得恨命屯。闻子心甚壮,所遇信席珍。上马不用扶,每扶必怒嗔。赋诗宾客间,挥洒动八垠。乃知盖代手,才力老益神。青草洞庭湖,东浮沧海漘。君山可避暑,况足采白蘋。子岂无扁舟,往复江汉津。我未下瞿塘,空念禹功勤。听说松门峡,吐药揽衣巾。高秋却束带,鼓枻视青旻。凤池日澄碧,济济多士新。余病不能起,健者勿逡巡。上有明哲君,下有行化臣。
https://shici.929r.com/shici/3hbUzcL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