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
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
积雾杳难极,沧波浩无穷。
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与同。
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
清商激西颢,泛滟凌长空。
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
希声閟大朴,聋俗何由聪。
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
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
积雾杳难极,沧波浩无穷。
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与同。
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
清商激西颢,泛滟凌长空。
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
希声閟大朴,聋俗何由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秋夜晚的宁静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远方美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内心深处的艺术追求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两句,以轻柔的语调描绘出初秋夜晚微细的雨声和鸟儿惊飞的情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氛围。这里,雨水渗透了竹林,而鹊鸟则被惊扰得四处逃窜,这些都是对自然界微小变化的观察。
"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美人的思念之情。"美人"在这里代表着遥远而不可触及的情感寄托,而"一夕生秋风"则是时间流转和季节变换中所产生的无常感受,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接下来的两句"积雾杳难极,沧波浩无穷"描绘了一种广阔而深远的自然景象。"积雾"和"沧波"都是形容自然之美,但也隐含着一种超脱尘世、达观自在的情怀。
"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与同"诗人通过这两句表明,虽然情感的距离可能很远,但即便是在共享一席之地,也无法真正理解和分享彼此的心境。这是对内心世界的独特领悟和尊重。
随后的几句"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清商激西颢,泛滟凌长空"则转向诗人的艺术追求。这里的"奇音"指的是非同寻常的声音或音乐,而"朱弦縆枯桐"则是对古代乐器——瑟的一种描绘,这显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的尊崇。"清商激西颢,泛滟凌长空"更是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远境界的情感。
最后两句"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希声閟大朴,聋俗何由聪"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天成的艺术态度,以及对于世俗声音的超然态度。在这里,诗人强调的是内心的满足和对传统美学理念的遵循。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而且也展示了其独到的艺术见解和生活哲学,是一篇融合了自然观察、个人情感以及艺术追求的抒情佳作。
秋雨初霁开长空,夜天无云吐白虹。
擘波浴海出日月,破山卷地驱雷风。
昆崙黄流泻浩浩,太华巨掌摩穹穹。
平生所怀正如此,拜赐虚皇称放翁。
放翁七十饮千钟,耳目未废头未童。
向来楚汉何足道,真觉万古无英雄。
行穷禹迹亦安往,聊借旷快洗我胸。
涛澜屡犯蛟鳄怒,涧谷或与精灵逢。
黄金铸就决河塞,俘献颉利长安宫。
不如醉笔扫青嶂,入石一寸豪健惊天公。
肩舆适青郊,飞屐登翠麓。
馀霜未泫瓦,晨日初挂木。
推门觅黄冠,避客似奔鹿。
虽无与晤言,清坐意亦足。
岂知逢此士,旷度超世俗。
欣然同一笑,齿颊粲冰玉。
探囊赠奇草,甘香胜芎菊。
试临清镜照,衰颜森已绿。
出门恣幽讨,老仙有遗躅。
丹灶虽已空,药丸遍山谷。
嗟予迫迟暮,冠盖厌追逐。
结茅远人境,此计亦已熟。
若人真我友,玉字当共读。
客来不知处,鸡犬望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