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舆适青郊,飞屐登翠麓。
馀霜未泫瓦,晨日初挂木。
推门觅黄冠,避客似奔鹿。
虽无与晤言,清坐意亦足。
岂知逢此士,旷度超世俗。
欣然同一笑,齿颊粲冰玉。
探囊赠奇草,甘香胜芎菊。
试临清镜照,衰颜森已绿。
出门恣幽讨,老仙有遗躅。
丹灶虽已空,药丸遍山谷。
嗟予迫迟暮,冠盖厌追逐。
结茅远人境,此计亦已熟。
若人真我友,玉字当共读。
客来不知处,鸡犬望云屋。
肩舆适青郊,飞屐登翠麓。
馀霜未泫瓦,晨日初挂木。
推门觅黄冠,避客似奔鹿。
虽无与晤言,清坐意亦足。
岂知逢此士,旷度超世俗。
欣然同一笑,齿颊粲冰玉。
探囊赠奇草,甘香胜芎菊。
试临清镜照,衰颜森已绿。
出门恣幽讨,老仙有遗躅。
丹灶虽已空,药丸遍山谷。
嗟予迫迟暮,冠盖厌追逐。
结茅远人境,此计亦已熟。
若人真我友,玉字当共读。
客来不知处,鸡犬望云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学射山遇景道人》,描绘了作者在青郊翠麓游玩时偶遇道士景道人的经历。首句“肩舆适青郊,飞屐登翠麓”展现了诗人轻装出行,漫步于郊野山间的闲适心情。接着,诗人描述了早晨的景色,“馀霜未泫瓦,晨日初挂木”,暗示了冬日的清冷和新日的生机。
诗人寻访到景道人,“推门觅黄冠,避客似奔鹿”,形象地写出道士的隐逸生活和对世事的回避。虽然未能深谈,但清静的相处也让诗人感到满足。“岂知逢此士,旷度超世俗”表达了对景道人超凡脱俗品格的赞赏。赠送的奇草“甘香胜芎菊”,象征着友情的珍贵。
诗人感叹自己的年华渐逝,“试临清镜照,衰颜森已绿”,而景道人的生活却如丹灶般充满神秘色彩。他决定效仿,远离尘世纷扰,过上宁静的生活。最后,诗人以“若人真我友,玉字当共读”表达对知己的期待,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出诗人与景道人相遇的惊喜,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理想主义和隐逸文化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