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破龙潭寺》
《破龙潭寺》全文
明 / 王天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窈窕珠宫付劫灰,玲珑金刹杂苔莓。

洞门烟冷龙何处,桧树风悲鹤不来。

草满尽迷飞锡地,尘深难认译经台。

空馀寺下寒潭水,怅望何僧更度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历经沧桑的寺庙景象,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自然的静谧之美。

首联“窈窕珠宫付劫灰,玲珑金刹杂苔莓”以“珠宫”和“金刹”描绘了寺庙昔日的辉煌与精致,然而“付劫灰”一词暗示了寺庙遭受过毁灭性的灾难,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被岁月的痕迹——“苔莓”所覆盖,透露出一种凄凉与荒废之感。

颔联“洞门烟冷龙何处,桧树风悲鹤不来”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孤寂氛围。曾经可能有神龙出入的洞门如今烟雾稀薄,不见龙影;桧树在冷风中发出悲鸣,似乎连仙鹤也不再光顾。这两句通过龙与鹤的消失,强化了寺庙的荒凉与时间的流逝。

颈联“草满尽迷飞锡地,尘深难认译经台”将视线转向寺庙的地面,茂盛的野草掩盖了曾经僧侣们行走的足迹,译经台上的尘埃堆积,难以辨认。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生长与时间的侵蚀,展现了寺庙的衰败与遗忘。

尾联“空馀寺下寒潭水,怅望何僧更度杯”收束全诗,以“寒潭水”作为最后的意象,尽管寺庙已不再有人居住,但那清澈的潭水依然流淌,仿佛是寺庙生命不息的象征。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过去僧侣生活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希望与期待,期待未来能有新的僧人来此修行,延续寺庙的生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破龙潭寺的描绘,展现了历史变迁中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以及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憧憬。

作者介绍

王天性
朝代:明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猜你喜欢

括溪和徐文渊

隔乡山万叠,前路见新年。

云雾寒疑雪,溪乾步当船。

梅初开竹下,雁不至沙边。

共向湘中去,诗将远地传。

(0)

独坐

老屋萧条半欲斜,绳床独坐看蜂衙。

经年官况浑如客,计日安书已到家。

策策冷风删树叶,丝丝暮雨织檐花。

梦魂不那归心切,小圃堪锄自种瓜。

(0)

村居

酸甜半熟山头果,红白争开屋角花。

柴户不关春睡足,太平多在野人家。

(0)

韩昭侯

敝裤囊中犹惜予,高门旱后忽兴工。

如何奢俭初终异,一相存亡事不同。

(0)

班固

网罗一代史编成,得失忠邪已熟评。

往鉴在前浑不顾,却依戚党倖功名。

(0)

范滂

慨然揽辔志澄清,一激谁知党祸成。

母子可怜终死别,庶几广孝在扬名。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