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代器之》
《和代器之》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雨过郊原一番新,寻芳车马踏无尘。

普天冷食闻前古,萧寺清游属两人。

不作佺期问新历,颇同之问感馀春。

明年归藉梨花上,应会群贤及四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izhī
sòng / shì

guòjiāoyuánfānxīnxúnfāngchēchén

tiānlěngshíwénqiánxiāoqīngyóushǔliǎngrén

zuòquánwènxīntóngzhīwèngǎnchūn

míngniánguījièhuāshàngyìnghuìqúnxiánlín

注释
雨过:雨后。
郊原:郊外。
一番新:全新景象。
寻芳:寻找美景。
车马:车辆和马匹。
踏无尘:马蹄不带尘土。
普天:天下各地。
冷食:清明节的寒食习俗。
闻前古:源自古代传统。
萧寺:寂静的寺庙。
清游:清闲游玩。
佺期:古代人名,此处借指询问日期。
新历:新年日历。
之问:之问,唐代诗人,此处表示感慨。
感馀春:对春天余韵的感触。
明年:明年。
归藉:回归。
梨花上:在梨花盛开的地方。
群贤:众多有才德的人。
及四邻:以及周围的邻居。
翻译
雨后郊外景色焕然一新,驾车寻花马蹄不带尘土。
满天之下,清明节的传统由来已久,寺庙清静游玩只有我们二人。
我不像佺期询问新年的日期,却像之问般感慨春天的余韵。
期待明年归乡时,能在梨花盛开之处,与群贤和四邻相聚。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他特有的豪放风格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诗中“雨过郊原一番新,寻芳车马踏无尘。”两句描绘了一场细雨后的景象,郊野变得清新而不再有尘土飞扬,主人公乘车马去寻找春天的花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热爱。

“普天冷食闻前古,萧寺清游属两人。”这里,“普天冷食”可能指的是在古代某些节日或习俗中人们会共享的凉菜。而“萧寺清游属两人”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起参访幽静寺庙,享受清净之境的意境。这种描写显示了苏轼对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和个人情感生活的细腻。

“不作佺期问新历,颇同之问感馀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感慨。他不像古代某些学者那样对每一个新的时令都要进行详细的探讨,但却与那些喜欢追寻旧时春色的游子有相似的情怀。

最后,“明年归藉梨花上,应会群贤及四邻。”诗人展望着未来,希望在来年能够回到那片美丽的地方,与当地的智者和邻里共享赏花之乐。这不仅是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也反映了苏轼渴望归隐田园、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郊野游赏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他那宽广而深邃的文化视野。同时,也透露出苏轼在政治低潮时期内心的平静和对自然美好的向往。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禅人写真请赞·其四

竖拂拄拂,全机出没。

一喝耳聋三日,丛林至今狼藉。

屈屈,且道是马祖屈,百丈屈,归宗屈。

宗一侍者,但恁么拈出。

(0)

偈颂六十首·其四十七

千说万说,不如亲见。把手共行,略通一线。

打破漆桶,何曾见面。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是灵验。

蒋山恁么做颂,驴年也未梦见。

(0)

题永宁小轩

我行重到清凉地,小室轩窗分外明。

不是山家占春色,大都物理自舒情。

(0)

禅人写真请赞·其十二

元是黄梅村里僧,生来自笑百无能。

一瓶一钵随缘住,孰谓而今继祖灯。

(0)

颂古三十二首·其十

马祖非心非佛,直下更无窼窟。

今年树上胡桃,胜似去年柑橘。

(0)

偈二首·其一

赵老云收山岳露,茱萸雨过竹风清。

谁家别馆池塘里,一对鸳鸯画不成。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