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友》
《寄友》全文
宋 / 王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发影明寒镜,萧萧亦自怜。

故人难会面,行客又经年。

晴雪添崖瀑,春云杂晓烟。

相思有书札,写尽夜灯前。

(0)
翻译
月光如寒镜般明亮,微风吹过,我独自怜惜自己。
老朋友难以相见,行者又已度过一年时光。
晴朗的雪增添了山崖的瀑布,春云夹杂着早晨的雾气。
思念之情只能通过书信表达,我在深夜灯火下写到天明。
注释
发影:月光。
明:明亮。
寒镜:寒冷的镜子,比喻月光清冷。
萧萧:形容微风声。
自怜:自我怜悯。
故人:老朋友。
会面:相见。
行客:旅行的人。
经年:经过一年。
晴雪:晴朗下的雪。
添:增加。
崖瀑:山崖上的瀑布。
春云:春天的云彩。
晓烟:早晨的雾气。
相思:深深的思念。
书札:书信。
写尽:写到尽头,写完。
夜灯前:深夜灯火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镃的作品,它描绘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孤独感受。"发影明寒镜,萧萧亦自怜"表达了诗人在清晨的寒光中对着镜子,不由得感到悲凉和自我怜悯。"故人难会面,行客又经年"则是说与旧友难以相见,而自己又是一个漂泊的旅人,已经过了很多年头。

接下来的"晴雪添崖瀑,春云杂晓烟"描写的是自然景象,其中“晴雪”可能指的是冬日的晴朗天气中偶尔飘落的雪花,而“崖瀑”则是山间的小水流;“春云”和“晓烟”则给人以春意盎然、晨雾蒙蒙之感。这些景象在诗人的笔下,不仅是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最后两句"相思有书札,写尽夜灯前"表达了诗人通过书信来抒发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夜晚,在微弱的灯光下,诗人把全部的情感都倾注在字里行间。这不仅是诗人的真实情感流露,也是他与友人隔绝之痛的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相思之情和对朋友深厚的情谊。

作者介绍

王镃
朝代:宋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猜你喜欢

病中

久知身是幻,况复病相侵。

古寺松篁瘦,山空雨雪深。

定知书不达,岂有客相寻。

伴我残灯火,应知夜夜心。

(0)

真意堂

一室恐妇愁,三间良足用。

积钱宽买园,此事不敢梦。

弋阳千万家,比屋接脩栋。

相期生在勤,意象不少纵。

饥字参不破,竟日自倥愡。

设有花木山,仅作一身供。

徐翁初来时,赤子不取重。

徐徐汲壑谷,辘轳转双瓮。

锄夷荆棘开,改化溪山动。

千年五柳陶,慕用常接踵。

徐翁但神会,疏迹不勘缝。

七弦已可忘,五柳不待种。

见山若举头,孤雁亦须送。

(0)

宿临江院

鄱水僧犹敬故侯,为予解榻小淹留。

病馀尚觉山川健,兴在烟霞故未休。

(0)

和曾谹父庚伏书怀六首·其六

申郎句法祖师意,取玉凿山开混茫。

疏帘清簟半云雨,卧听天籁生虚凉。

(0)

和张直可投诗十首·其四

廛音解作障耳雾,佳客能开病眼明。

一轴收藏比珍贶,不妨掷地亦金声。

(0)

滕勿斋内杨氏挽词·其一

东风捲地兮摧千红,松柏青葱兮启幽宫。

龙㡛广柳兮辞帘栊,埋香掩玉兮甘长终。

芳草萋萋兮春又空,东君寂寞兮谁与同。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