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为神树,空闻蜩鵙鸣。
社公烦见辍,为尔致羊羹。
自昔为神树,空闻蜩鵙鸣。
社公烦见辍,为尔致羊羹。
此诗乃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自然山水之间的自在之情。首句“自昔为神树”,“昔”指过去,“神树”则喻指高大、庄严的树木,表明诗人自古以来便视此树为神圣不可侵犯之物。接下来,“空闻蜩鵙鸣”中,“蜩鵙”即蝉类昆虫,而“鸣”则是它们发出的声音,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静谧的自然环境中,只能听到树间小虫鸣叫的声音,反映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第三句“社公烦见辍”,这里的“社公”指的是掌管土地、农事之神,“烦见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社公频繁显现的不满或困扰。最后一句“为尔致羊羹”,“为尔”意即为了你(社公),“致羊羹”则是指献上祭品,以平息社公之烦。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神灵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思考,以及在这种关系中所呈现出的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