卉木之繁,所先我竹。成儿超母,二百日足。
其次松柏,异馀同节。自稚及老,升竹叔伯。
在我窝兮不欲摧,雪月雨风无亦宜,就中松风天下稀。
卉木之繁,所先我竹。成儿超母,二百日足。
其次松柏,异馀同节。自稚及老,升竹叔伯。
在我窝兮不欲摧,雪月雨风无亦宜,就中松风天下稀。
这首诗以竹子为中心,描绘了竹子在众多植物中的独特地位和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诗中提到竹子先于其他植物成长,且在二百日内便可成熟,显示了竹子生长速度之快。接着,诗人将竹子与其他植物如松树和柏树进行对比,强调竹子与它们在节操上的相似之处,以及从幼小到老年的成长过程中,竹子的地位如同叔伯一般稳固。
诗中特别赞美了竹子在恶劣天气下的坚韧不拔,无论是雪、月、雨还是风,都适宜竹子的生长,展现了竹子适应环境的能力。最后,诗人点明了竹子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尤其是对“松风”的特别推崇,认为它是天下最为珍贵的风声,进一步突出了竹子在自然界中的独特价值和美学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美和生命力,也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坚韧品格的敬仰,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状态的向往。
楼西未沈月,隔巷闻早舂。
杂以凋槭声,始知枯林风。
役心向劳悴,人事难尽穷。
伏席栖片时,贞与天地同。
鸡鸣万里白,观始似忘终。
曳影江杪云,已非前日鸿。
谋生困家室,有志焉得雄?
弗云梦境迷,醒眼还蒙蒙。
觅火搜寻鬼门路,旧侣相逢不相忤。
鸳鸯绮绣衣八箱,初嫁新人泣迟暮。
黄金筑墙白玉堂,羽林传宣貂帽郎。
膝迎缇骑受三木,杜鹃血染麻衣霜。
丁年佣书老豢犊,醉得黄金梦华屋。
广州十丈红棉花,照见榆关数星绿。
病爷夜呻席荐高,阿郎催制宫锦袍。
伏波海柱铜不牢,巨船入漈风颾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