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鸡山之战狼山镇总兵谢公朝恩死之》
《金鸡山之战狼山镇总兵谢公朝恩死之》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白日鸣鞞走地雷,隔江纛偃大行台。

出关枭骑追云遁,入峡龙骧破浪来。

猎后奔狼骄突砦,劫馀封蚁感焚槐。

九原自有全归乐,漫为将军致恸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鸡山之战中狼山镇总兵谢公朝恩英勇战死的场景,充满了壮烈与悲壮的情感。

首联“白日鸣鞞走地雷,隔江纛偃大行台”,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白日里,战鼓声震天响,如同地雷在奔跑,而对岸的军旗则倒下,大营显得一片寂静,营造出战争的激烈与残酷。

颔联“出关枭骑追云遁,入峡龙骧破浪来”,进一步展现了战斗的动态。出关的骑兵如枭鸟般追逐敌人,仿佛要将他们逼入云霄;进入峡谷时,战舰如龙般破浪前进,显示出勇猛无畏的气势。

颈联“猎后奔狼骄突砦,劫馀封蚁感焚槐”,通过类比和象征手法,表现了战斗后的惨状。猎后的狼群在荒野中狂奔,象征着战败者的逃亡;劫后余生的蚂蚁被焚烧的槐树所感动,暗喻了战争给生灵带来的苦难与哀伤。

尾联“九原自有全归乐,漫为将军致恸哀”,表达了对谢公朝恩将军的敬仰与哀悼。九泉之下自有欢乐之地,但人们仍会为这位英勇的将军感到痛心和哀悼,体现了对英雄的怀念与崇敬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悲壮,以及人们对英雄的崇高敬意。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晓来何所爱

晓来何所爱,烟松与烟竹。

郁葱复峭茜,濯濯如膏沐。

隐几静对之,幽意两相属。

平生山林骨,浪出徇微禄。

赖有此二君,泠然伴孤躅。

扫阁一焚香,衙斋亦薖轴。

(0)

湘水深

谁鼓瑟兮怀思?君山落镜兮修眉。

帝子降兮北渚,竹飒飒兮潇湘雨。

魂恍惚兮合离,情含睇兮默语。

伐班竹兮吹洞箫,骑赤凤兮奏虞韶。

扫八极兮拥彗,荃独命兮皋陶。

(0)

余濒行金陵诸词客分赋都下名胜兼傅之丹青壮我行色舟中无事披册展读忽然技痒赋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诗如其数·其十八邀笛步

轻调玉管倚江浔,子野风流自古今。

隔岸两人非旧识,入舟三弄即知音。

落梅曾洒临岐泪,折柳偏伤送客心。

别后关山多少恨,凭君传与水龙吟。

(0)

余濒行金陵诸词客分赋都下名胜兼傅之丹青壮我行色舟中无事披册展读忽然技痒赋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诗如其数·其十三燕子矶

曾上高亭一振衣,江边落木带斜辉。

盈盈明月随潮上,片片征帆逆浪归。

眼底吴山临岸尽,天边楚树入云稀。

休□燕子如奇石,恐学零陵逐雨飞。

(0)

十六夜金川驿

金川澄彻见龙宫,更胜南楼月色中。

桂影岂缘今夜减,秋光还与昨宵同。

疏星点点运渔火,长笛声声叫塞鸿。

青女不须先送冷,有人江阁倚西风。

(0)

舆中无事赋得美人三上三中三下诗共九首·其九花下

懒出芳郊逐伴游,惜花巡槛漫夷犹。

宝妆檐下因谁点,玉笛池边为你留。

独对天香矜国色,难将红雨洗春愁。

不知情绪还多少,戏蝶狂蜂舞未休。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