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鼓瑟兮怀思?君山落镜兮修眉。
帝子降兮北渚,竹飒飒兮潇湘雨。
魂恍惚兮合离,情含睇兮默语。
伐班竹兮吹洞箫,骑赤凤兮奏虞韶。
扫八极兮拥彗,荃独命兮皋陶。
谁鼓瑟兮怀思?君山落镜兮修眉。
帝子降兮北渚,竹飒飒兮潇湘雨。
魂恍惚兮合离,情含睇兮默语。
伐班竹兮吹洞箫,骑赤凤兮奏虞韶。
扫八极兮拥彗,荃独命兮皋陶。
这首诗描绘了湘水边的神秘与浪漫,充满了神话色彩和情感的细腻表达。诗人以“谁鼓瑟兮怀思”开篇,引出对君山的想象,将其比作镜子中的修长美眉,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接着,“帝子降兮北渚”,将故事背景置于湘江之畔,北渚之地,仿佛是传说中神灵降临之处。
“竹飒飒兮潇湘雨”一句,通过竹林在潇湘雨中的摇曳声,渲染出一种凄美而幽静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暗示着某种情感的波动。接下来,“魂恍惚兮合离,情含睇兮默语”,诗人运用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人物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既有恍惚的思绪,又有含蓄的深情,通过眼神的交流传递无声的话语。
“伐班竹兮吹洞箫,骑赤凤兮奏虞韶”,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公的行为举止,伐竹制作洞箫,骑着赤色的凤凰演奏虞韶,既展现了高雅的艺术追求,也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最后,“扫八极兮拥彗,荃独命兮皋陶”,这两句则表达了主人公的宏愿与决心,扫荡八荒,拥彗自守,独命于世,如同古代贤臣皋陶一般,坚守正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和浪漫情怀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半月五羊城,紫梅开尚浅。
何以乐新知,青尊共游衍。
良俦唯二三,美酝无沈湎。
时寻广莫野,或命岢峨艑。
古寺搜碑遗,清溪候潮转。
悠然发长啸,倏尔飞雄辩。
归来读君诗,烛下终长卷。
如有神物凭,顿使心目展。
东海与泰山,真形入裁剪。
人言之子傲,我独钦其善。
群惊叶县龙,信有蜀州犬。
性情虽各适,去取良无舛。
倘君非不狂,即我狂难免。
寒冬为此别,宿约诚须践。
昌黎驱鳄地,风教今重阐。
首路指龙川,君家旧疆畎。
怀古一沈吟,新篇会非鲜。
引领望归艎,芳郊及春饯。
病人蠢如虱,稍能动与食。
坐起项领曲,梳头腰脊直。
一茗三升汗,一饭十回息。
隐几坐犹疲,偃卧眠不得。
有时试伸步,扶杖倚床立。
心痒聊开卷,揭书指无力。
撰著既不能,又好弄纸笔。
心知荷扇香,嚏者见空碧。
闻有客在门,倩人代款揖。
见说月夕佳,纸窗穴一隙。
漏月在床头,又畏风入室。
病中思所嗜,客身谁知癖。
主人虽细询,告之不敢悉。
问药与勘方,明明知无益。
聊复尝试之,几幸万之一。
病乎归去来,汝于我为客。
主既不汝留,胡为君我即。
吾未如之何,移文劝他适。
君从北极还,我别南天去。
江路相期借问君,月暝烟深不知处。
钟鼎诚足慕,山林亦可栖。
用之为虎不用鼠,何分雌伏与雄飞。
纵不有官还有我,谁能宜笑复宜啼。
开元供奉帝所眷,不闻久处在金闺。
我有罗浮万古宅,一溪流水千林月。
去日曾栽瑶草待,别来频梦琪花发。
因君谢怀鸾鹤群,借与云松养傲骨。
浮云回首是长安,莫向江湖忘魏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