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天不慭遗,圣制极哀荣。
辽海千年去,明堂一柱倾。
赤松违素志,白日闭佳城。
康济无穷事,皆为后世程。
皇天不慭遗,圣制极哀荣。
辽海千年去,明堂一柱倾。
赤松违素志,白日闭佳城。
康济无穷事,皆为后世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纯仁所作的《富相公挽词五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皇天不慭遗,圣制极哀荣。”开篇即以悲痛的语气,感叹上天不保佑,使得圣人(这里指逝者)在生前享受了极高的荣誉和哀荣。这种对比强烈的情感表达,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哀思。
“辽海千年去,明堂一柱倾。”接着,诗人将逝者比作远离辽海的千年古木,象征着逝者生命的终结,同时也暗喻了逝者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与影响。而“明堂一柱倾”则形象地描绘了逝者逝世后,如同明堂中的一根支柱倒下,象征着社会或家族失去了一位重要人物,整个结构似乎都因此而动摇。
“赤松违素志,白日闭佳城。”“赤松”可能是指逝者,这里用以比喻逝者如赤松般坚韧不拔的意志,却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或愿望。“白日闭佳城”则描述了逝者安息在美好的墓园中,但阳光不再照耀,象征着逝者生命的结束。
“康济无穷事,皆为后世程。”最后两句,诗人感慨逝者生前处理的无数事务,都是为了后世的福祉,体现了逝者对社会、国家乃至后人的深远影响。这句话既是对逝者功绩的肯定,也是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与赞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敬仰,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刻思考。
云行方陆离,月出重蔽亏。
旋听隐其响,已见沛然驰。
信有谁能禦,那云鼓再衰。
天瓢快倾泻,旱魃勇鞭笞。
卧想歌谣疾,顿宽车戽疲。
中宵犹飒沓,既晓尚纷披。
五日能如一,有年端可期。
旱头今已破,雨脚不难垂。
使者岂为德,天心兹可知。
在予非赫赫,于汝要熙熙。
始急救荒法,终传喜雨诗。
但须观气象,不必问蓍龟。
米贱行当复,物生斯得宜。
宁容倦游者,侘傺独天涯。
东都重风节,先生实启之。
有士盖如此,不拯家国危。
乃知大厦倾,未易一木支。
我读党锢传,涕流每交颐。
往来桐江船,必拜严子祠。
俯诵宛陵句,仰观文正碑。
禹稷与颜回,千载同其师。
数公固天人,可望不可追。
但愿如玄英,隐居名能诗。
炮云忽作空中起,坐觉相顾移表里。
儿曹厌静欣聚落,数问篙师行几里。
人生到处如燕鸿,南北故怜无定耳。
有时相与说旧游,此味犹如蠹书纸。
秋风日夜催落水,我鬓半霜那足倚。
况堪忽忽新悼亡,忍并高山对流水。
陈侯于我四海人,气合能同旧州里。
向来风雨懒出门,今乃江程劳玉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