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栖霞寺》
《游栖霞寺》全文
唐 / 皮日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不见明居士,空山但寂寥。

白莲吟次缺,青霭坐来销。

泉冷无三伏,松枯有六朝。

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

(0)
注释
明居士:指一位智慧的隐士。
寂寥:寂静而空旷。
白莲:象征纯洁或高雅的意象。
青霭:青色的雾气,常用来描绘清幽的环境。
泉冷:形容泉水清凉。
三伏:农历夏季最热的三个月份。
松枯:老松树,暗示岁月的沧桑。
六朝:泛指历史上几个连续的朝代,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中国的某个时期。
石上月:寓意静谧的夜晚和自然之美。
相对论逍遥:悠闲自在地交谈,享受宁静的生活。
翻译
没有见到那位明智的居士,只剩下空荡的山显得孤寂。
在吟诵白莲的时候,连平日的氛围也变得稀薄了;静坐时,周围的青色云雾也消散了。
泉水寒冷,仿佛没有了盛夏的三伏天;古老的松树干枯,见证了六个朝代的更迭。
不知何时,我们能在这石头上赏月,一起自在地谈论人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寂寞的山中景象。诗人在描述自己游历栖霞寺时,未能见到明居士,但感受到了空山的寂静。白莲花在水中开得不完整,青石坐的地方则被草木所覆盖。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孤独和时间流逝的感觉。

"泉冷无三伏,松枯有六朝"一句,则是用泉水之冷和松树之枯来比喻时间的长久与世事的更迭。三伏指的是夏季最热的三个时期,而这里却说泉水不受其影响,保持着清凉;六朝则是历史上的一个时代,这里的松树已经历经了许多年华。

最后两句"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向往。诗人希望在某个时候能够坐在石头上,赏月,与朋友们一起谈论着生活的逍遥自在。这一幕充满了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平静的意境。

作者介绍
皮日休

皮日休
朝代:唐   字:袭美   生辰:867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猜你喜欢

谢真人还旧山

麾盖从仙府,笙歌入旧山。

水流丹灶缺,云起草堂关。

白鹿行为卫,青鸾舞自闲。

种松鳞未立,移石藓仍斑。

望路烟霞外,回舆岩岫间。

岂唯辽海鹤,空叹令威还。

(0)

青山庙

市箫声咽迹崎岖,雪耻酬恩此丈夫。

霸主两亡时亦异,不知魂魄更无归。

(0)

秋日酬张特玄

病寄南徐两度秋,故人依约亦扬州。

偶因雁足思闲事,拟棹孤舟访旧游。

风急几闻江上笛,月高谁共酒家楼。

平生意气消磨尽,甘露轩前看水流。

(0)

九华山费徵君所居

草堂何处试徘徊,见说遗踪向此开。

蟾桂自归三径后,鹤书曾降九天来。

白云事迹依前在,青琐光阴竟不回。

尽夕为君思曩日,野泉呜咽路莓苔。

(0)

闻杜鹃

花时一宿碧山前,明月东风叫杜鹃。

孤馆觉来听夜半,羸僮相对亦无眠。

汝身哀怨犹如此,我泪纵横岂偶然。

争得苍苍知有恨,汝身成鹤我成仙。

(0)

吴门再逢方干处士

天上高名世上身,垂纶何不驾蒲轮。

一朝卿相俱前席,千古篇章冠后人。

稽岭不归空挂梦,吴宫相值欲沾巾。

吾王若致升平化,可独成周只渭滨。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