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公治河南,名出汉廷右。
高才有公孙,相望千岁后。
平明省门开,吏接堂上肘。
指撝谈笑间,静若在林薮。
连墙画山水,隐几诗千首。
浩然江湖思,果得东南守。
传鼓上清湘,旌旗蔽牛斗。
方今河南治,复在荆人口。
自古楚有材,酃渌多美酒。
不知樽前客,更得贾生否。
吴公治河南,名出汉廷右。
高才有公孙,相望千岁后。
平明省门开,吏接堂上肘。
指撝谈笑间,静若在林薮。
连墙画山水,隐几诗千首。
浩然江湖思,果得东南守。
传鼓上清湘,旌旗蔽牛斗。
方今河南治,复在荆人口。
自古楚有材,酃渌多美酒。
不知樽前客,更得贾生否。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名为《送吴仲庶出守潭州》。王安石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朋友吴仲庶即将赴任潭州的祝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友人才能的赞赏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
开篇“吴公治河南,名出汉廷右”两句,表明吴仲庶在治理河南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其才华和声望已经传遍朝廷。接下来的“高才有公孙,相望千岁后”则是对吴仲庶的才能予以高度评价,并预祝他能像古代的公孙龙眼一样,被后人所仰望。
中间部分“平明省门开,吏接堂上肘。指撝谈笑间,静若在林薮”描绘了吴仲庶处理政务时的从容不迫和高效能力,似乎他即将到达的潭州治理也将是一片繁荣。
“连墙画山水,隐几诗千首。浩然江湖思,果得东南守”则显示出诗人对吴仲庶文采横溢、才华横生的赞美,同时透露出自己对于友人能够担任东南重镇的职务而感到欣慰。
结尾部分“传鼓上清湘,旌旗蔽牛斗。方今河南治,复在荆人口”表达了对吴仲庶前赴潭州和即将再次治理河南省的期望与祝福。而最后两句“自古楚有材,酃渌多美酒。不知樽前客,更得贾生否”则是诗人在询问是否还有像历史上那些才子佳人一样的人物出现在他们这代人中,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能否再现美好景象的怀疑和期待。
龙泉五盏张帆去,鹅鼻三杯衣锦归。
寄语长泉后生者,年年盛事莫相违。
天气正清和,庆西乾、释迦如来出世。
毓质向金盆,祥云布、层霄九龙喷水。
东传震旦,正令此日人人记。
露盘百卉拥金容,香汤争来拂洗。
谁知这个因缘,化众生令求,尘埃脱离。
一点本昭昭,当须向、兹时便知瞥地。
何烦费手,自然作个惺惺底。
若犹未晤,且管令师僧,八丈十二。
有珍馔,时时馈。滑甘丰腻。紫芝荧煌,嫩菊秀媚。
贮玛瑙琥珀精器。延年益寿莫拟。人间烹饪徒费。
休说龙肝凤髓。动妙乐、仙音鼎沸。玉箫清,瑶瑟美。
龙笛脆。
杂遝飞鸾,花裀上、趁拍红牙,馀韵悠扬,竟海变桑田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