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劳生,自怜浪迹天涯遍。如今春换。
又是孤萍断。谁信年时,老子情非浅。思量见。
画楼天远。花倚夕阳院。
我为劳生,自怜浪迹天涯遍。如今春换。
又是孤萍断。谁信年时,老子情非浅。思量见。
画楼天远。花倚夕阳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浩的作品,名为《点绛唇(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自己飘泊天涯、劳碌生涯的自我怜悯,以及对时光流转和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
“我为劳生,自怜浪迹天涯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命运的哀叹,感到自己一直在忙碌而艰难的生活中漂泊,不断地踏足不同的边疆地域,对自己的流离失所感到悲哀。
“如今春换,又是孤萍断。”这里描绘了时光易逝和生命无常的意境。春天到来,万物更新,但诗人却感受到的是孤独与断裂,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哀愁。
“谁信年时,老子情非浅。”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生命历程的反思。诗人在自问,是否有人能够相信他经历的岁月和深厚的情感?这里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沉思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思量见,画楼天远。”这两句通过对空旷画楼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心境。思索与回忆如同眼前的画楼一般,遥不可及,让人感到心灵的寂寞和时间的渺茫。
“花倚夕阳院。”最后一句则是对美好景象的描写,但这种美丽并不带来欢愉,而是加重了诗人的孤独感。花儿依偎在夕阳下,院落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流转、时光易逝以及个人孤独与哀愁的情感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