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浦.四月八日》
《南浦.四月八日》全文
宋 / 史浩   形式: 词  词牌: 南浦

天气正清和,庆西乾、释迦如来出世。

毓质向金盆,祥云布、层霄九龙喷水。

东传震旦,正令此日人人记。

露盘百卉拥金容,香汤争来拂洗。

谁知这个因缘,化众生令求,尘埃脱离。

一点本昭昭,当须向、兹时便知瞥地。

何烦费手,自然作个惺惺底。

若犹未晤,且管令师僧,八丈十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佛教庆典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宗教仪式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净化心灵、超脱尘世的向往。

“天气正清和”一句,便设定了一种祥和明净的氛围,为接下来的叙述奠定基调。随后,“庆西乾、释迦如来出世”表达了对佛祖释迦牟尼出生这一重大事件的庆祝之情。“毓质向金盆,祥云布、层霄九龙喷水”则描绘了一场壮观的洗佛仪式,其中“毓质”指的是用来承接圣水的器具,“金盆”象征着纯洁和尊贵,“祥云布”、“层霄九龙喷水”则是对天气与神兽所构成的一幅祥瑞图景,寓意吉祥。

“东传震旦,正令此日人人记”表明这一庆典不仅限于佛教徒,更是普世皆宜的喜悦之事,应当由众人共同纪念。“露盘百卉拥金容,香汤争来拂洗”则继续描述了仪式中圣水的使用,百花竞放、香气缭绕,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接下来的“谁知这个因缘,化众生令求,尘埃脱离”表达了诗人对佛法力量的赞叹,以及通过这种庆典能够引导人们摆脱世间烦恼,达到心灵净化的愿望。“一点本昭昭,当须向、兹时便知瞥地”则是诗人对此刻启示和觉悟的强调,似乎在告诉读者应当及时向善、明了真理。

最后,“何烦费手,自然作个惺惺底。若犹未晤,且管令师僧,八丈十二”则是对那些仍未觉醒之人的劝导,希望他们能够通过佛法达到内心的清净和安宁。这一段落以轻松的语气结束了诗篇,给人一种平和与自在的感觉。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宗教情怀,也展现了其对生活美好的一种期待和向往。通过对庆典场景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主题。

作者介绍
史浩

史浩
朝代:宋   字:直翁   号:真隐   籍贯:明州鄞县   生辰:1106年—1194年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猜你喜欢

阳山守阃拨夫相送念无德以当纵之自去

何忍劳人力,予生且自艰。

天风吹短鬓,山月照衰颜。

路入羊肠径,人行马面滩。

追呼到穷谷,木客几曾閒。

(0)

吴司李锦雯偕令弟我蕃并陆丽京张宗绪顾祥士过访·其二

世路劳车马,清言重缙绅。

居心原有地,君虑自无尘。

古佛仪犹在,苍生望又新。

群公兼此意,慧远亦亲人。

(0)

雨花台逢冯大·其二

茫茫湖海气,此别又何之。

天道多艰日,英雄失路时。

寒深辽左梦,愁到鬓边丝。

直待封侯罢,云山与子期。

(0)

戊戌长安元日同陈中翰忝生诸公作

未忘玄徼梦,又度玉京春。

曙色千门动,乡愁万里新。

金钟开紫阙,玉佩点朝臣。

借问桃源里,黄冠几隐沦。

(0)

榴花歌赠王九如

君不见竹林之下高韵长,高阳徒侣当年亦复气锵锵。

更有庐山谷,醉石之上陶元亮。

偃蹇肮脏并閒雅,胸中笔底汪汪乎不可一世而跌宕。

岭南鼻饮有古风榴花香,况乃产乎王生之故乡。

醁酃虽美不足尝,不足尝乡中之物浇中肠。

锦心绣口成文章,眼底青云看可上。

手中綵笔人莫当,吾将欲与王生招隐泉,三生石上恣商量。

使汝一杯兮,乃知乎向者八人之膏肓。

(0)

晓钟二首·其二

晓钟敲动未开关,山鸟惊飞不出山。

一任穿林还度壑,莫流馀响到人间。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