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戊戌长安元日同陈中翰忝生诸公作》
《戊戌长安元日同陈中翰忝生诸公作》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未忘玄徼梦,又度玉京春。

曙色千门动,乡愁万里新。

金钟开紫阙,玉佩点朝臣。

借问桃源里,黄冠几隐沦。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长安元日的景象,透露出浓厚的皇家气派与深沉的思乡之情。首句“未忘玄徼梦”,暗示诗人虽身处繁华京城,心中仍怀有对遥远故乡的深深思念,犹如梦境般难以忘怀。接着,“又度玉京春”一句,以“玉京”代指京城,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交织在一起,表达了时光流转,年复一年,诗人仍旧在异乡漂泊。

“曙色千门动,乡愁万里新”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随着曙光初现,京城的千门万户逐渐苏醒,而诗人的乡愁也如同这新的曙光,既温暖又沉重,仿佛在提醒他,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那份乡愁始终如一。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更替与个人情感的恒定相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

“金钟开紫阙,玉佩点朝臣”描绘了宫廷的庄严与隆重,金钟的敲响标志着皇宫的大门开启,象征着权力的行使和秩序的维护。同时,玉佩的点缀则展现了朝臣们的尊贵与仪式感,营造了一种肃穆而又庄重的氛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场景,也暗含了对权力与秩序的尊重与敬畏。

最后,“借问桃源里,黄冠几隐沦”以桃花源的典故,引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桃花源代表着一个理想中的避世之地,远离尘嚣,充满宁静与和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可能暗含了对现实世界的某种不满或逃避之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宫廷生活的复杂感受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情感丰富,意蕴深远。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荷花

曲沼芙蓉映竹嘉,绿红相倚拥云霞。

生来不得东风力,终作薰风第一花。

(0)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五

春入西湖到处花,裙腰芳草抱山斜。

盈盈解佩临烟浦,脉脉当垆傍酒家。

(0)

次韵子由除日见寄

薄宦驱我西,远别不容惜。

方愁后会远,未暇忧岁夕。

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

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念为儿童岁,屈指已成昔。

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释。

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府卒来驱傩,矍铄惊远客。

愁来岂有魔,烦汝为攘磔。

寒梅与冻杏,嫩萼初似麦。

攀条为惆怅,玉蕊何时折。

不忧春艳晚,行见弃夏覈。

人生行乐耳,安用声名籍。

胡为独多感,不见膏自炙。

诗来苦相宽,子意远可射。

依依见其面,疑子在咫尺。

兄今虽小官,幸忝佐方伯。

北池近所凿,中有汧水碧。

临池饮美酒,尚可消永日。

但恐诗力弱,斗健未免馘。

诗成十日到,谁谓千里隔。

一月寄一篇,忧愁何足掷。

(0)

过友人隐居

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

水声鸣石濑,萝影到林轩。

地静留眠鹿,庭虚下饮猿。

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0)

读李斯传

一车致三毂,本图行地速。

不知驾驭难,举足成颠覆。

欺暗尚不然,欺明当自戮。

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不见三尺坟,云阳草空绿。

(0)

闻黄鹂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

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

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清波。

王畿优本少赋役,务闲酒熟饶经过。

此时晴烟最深处,舍南巷北遥相语。

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邪看细柳翥。

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

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闭声回翅归务速,西林紫椹行当熟。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