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乍开帘,满眼梨花瘦。
恼却流莺不住啼,明日还来否。
啼罢莫频来,楼上双垂手。
颊衬桃花不耐红,晕薄非关酒。
晓起乍开帘,满眼梨花瘦。
恼却流莺不住啼,明日还来否。
啼罢莫频来,楼上双垂手。
颊衬桃花不耐红,晕薄非关酒。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的画面,诗人醒来后拉开窗帘,映入眼帘的是满树梨花,显得有些娇弱。他被流莺的啼叫声所扰,不禁生出一丝愁绪,担心明日这梨花是否还能如今天这般盛开。接着,他对流莺说:“啼罢莫频来”,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感慨,暗示着对梨花凋零的忧虑。
“楼上双垂手”描绘了诗人站在楼上,双手无力下垂,形象地传达出内心的无奈与失落。最后两句,“颊衬桃花不耐红,晕薄非关酒”,以人面桃花相映,暗示梨花的娇嫩,同时也借桃花的红晕消退,暗指春光的消逝并非因为饮酒过度,而是自然的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情感真挚,意境优美。丁澎的词作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景,寓情于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青楼春晚。昼寂寂、梳匀又懒。乍听得、鸦啼莺弄,惹起新愁无限。记年时、偷掷春心,花间隔雾遥相见。便角枕题诗,宝钗贳酒,共醉青苔深院。
怎忘得、回廊下,携手处、花明月满。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却谁拘管。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腰支渐小,心与杨花共远。
吏散收簿书,公馆如山居。
归来换野服,携策将焉如。
园亭极潇洒,阴森修竹下。
拂石坐终日,徙倚不知夜。
山月照我明,林风吹我清。
口诵太古文,往来池上行。
露下觉微凛,南窗归就枕。
心闲神自安,达旦得酣寝。
乱曰:懒守尔何为,日日常若斯。
为言我自尔,此乐非汝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