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春晚。昼寂寂、梳匀又懒。乍听得、鸦啼莺弄,惹起新愁无限。记年时、偷掷春心,花间隔雾遥相见。便角枕题诗,宝钗贳酒,共醉青苔深院。
怎忘得、回廊下,携手处、花明月满。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却谁拘管。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腰支渐小,心与杨花共远。
青楼春晚。昼寂寂、梳匀又懒。乍听得、鸦啼莺弄,惹起新愁无限。记年时、偷掷春心,花间隔雾遥相见。便角枕题诗,宝钗贳酒,共醉青苔深院。
怎忘得、回廊下,携手处、花明月满。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却谁拘管。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腰支渐小,心与杨花共远。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寂寞的氛围,主人公在青楼中感受到一种懒散的情绪。昼间的宁静被鸟鸣声打破,引发了无限新愁。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情感变化的映射。
诗人通过“记年时、偷掷春心”表达了一种怀旧之情,那些逝去的美好岁月,如今只能在花间雾中遥相见,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宝钗贳酒,共醉青苔深院,是对往昔欢乐时光的一种追忆和留恋。
然而,如今的景况却是“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环境与心境都发生了变化。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感。主人公在这种寂寞之中,只能通过弹奏秦筝来消磨时光,泪水涟涟,如雁行空而已。
"腰支渐小,心与杨花共远"则更深化了这份离愁和淡泊的情怀。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无奈、孤独甚至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遗憾,是一曲哀怨的春夜独白。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内心深处的感触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的怀念以及现实中的孤寂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