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鉴上人香严堂》
《书鉴上人香严堂》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堂前丛玉知谁种,丛下高人自扫除。

未论击声回顾眄,先欣秀色上眉须。

随宜万偈风宣说,顿现千身月写摹。

就地对谁曾画饼,当年馋水救饥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鉴上人的僧侣在香严堂的生活与修行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鉴上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及其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堂前丛玉知谁种”,以“丛玉”象征堂前的植物或装饰,引出对未知种植者的思考,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新的氛围。接着,“丛下高人自扫除”一句,将鉴上人比作一位高洁的隐士,亲自打理周围的环境,体现出他对于生活的细致与热爱。

“未论击声回顾眄,先欣秀色上眉须。”这两句进一步刻画了鉴上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喜悦。即使没有具体的动作,仅是面对秀美之景,他的眉头便已舒展,流露出对美的深深喜爱和内心的平和。

“随宜万偈风宣说,顿现千身月写摹。”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鉴上人在不同的场合下,随心所欲地吟诵经文,如同风中传唱,又如月光下的影子般千变万化。这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佛法修为,也体现了其心灵的自由与宽广。

“就地对谁曾画饼,当年馋水救饥无。”最后两句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鉴上人对待生活琐事的态度。他或许曾在某个时刻,面对困境时以乐观的心态应对,如同在干渴时,用想象中的食物来解渴。这种态度,既是对生活的智慧解读,也是对内心力量的展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鉴上人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境界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美与向往。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杂曲歌辞.车遥遥

东方昽昽车轧轧,地色不分新去辙。

闺门半掩窗半空,斑斑枕花残泪红。

君心若车千万转,妾身如辙遗渐远。

碧川迢迢山宛宛,马蹄在耳轮在眼。

桑间女儿情不浅,莫道野蚕能作茧。

(0)

初到陆浑山庄

授衣感穷节,策马凌伊关。

归齐逸人趣,日觉秋琴闲。

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

浩歌步榛樾,栖鸟随我还。

(0)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寄问刘白

正与刘梦得,醉笑大开口。

适值此诗来,欢喜君知否。

遂令高卷幕,兼遣重添酒。

起望会稽云,东南一回首。

爱君金玉句,举世谁人有。

功用随日新,资材本天授。

吟哦不能散,自午将及酉。

遂留梦得眠,匡床宿东牖。

(0)

问友

种兰不种艾,兰生艾亦生。

根荄相交长,茎叶相附荣。

香茎与臭叶,日夜俱长大。

锄艾恐伤兰,溉兰恐滋艾。

兰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

沈吟意不决,问君合何如。

(0)

池鹤二首·其二

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辽东老令威。

带雪松枝翘膝胫,放花菱片缀毛衣。

低回且向林间宿,奋迅终须天外飞。

若问故巢知处在,主人相恋未能归。

(0)

还京赠别

风月清江夜,山水白云朝。

万里同为客,三秋契不凋。

戏凫分断岸,归骑别高标。

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