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安道中所见·其四》
《四安道中所见·其四》全文
宋 / 牟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何事区区外谍光,五浆先馈岂其当。

尽渠争炀仍争席,物我而今已两忘。

(0)
翻译
为何在这狭小的角落里,却有异国间谍的目光闪烁?
他们首先送来五色浆液,这待遇是否恰当呢?
注释
何事:为什么。
区区:狭小的。
外谍光:异国间谍的目光。
五浆:五色浆液。
岂其当:是否恰当。
尽渠:尽管他们。
争炀:争相炫耀。
争席:争夺席位。
物我:人与物。
两忘:已经忘记。
鉴赏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诗人牟巘所作,名为《四安道中所见》(其四)。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世事变化和人心冷暖的深刻体悟。

“何事区区外谍光”,这里的“区区”一词表达了作者对那些琐碎、无关紧要之事的不屑,"外谍光"则指的是外界对于这些琐事所投射的过分注意。诗人在质疑为什么人们总是关注于外部的虚名,而非内心的真实感受。

“五浆先馈岂其当”,这一句中,“五浆”可能指的是五谷或各种美酒,"先馈"则表示这些物质享受往往被人们所追求。"岂其当"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疑问和不认同,认为这并不是真正应该追求的。

“尽渠争炀仍争席”,这里,“尽渠”可能指的是世间万物,而“争炀”、“争席”则形容人们对于名利地位的无休止争斗。诗人通过这一句,批评了人心的贪婪和不满足。

最后,“物我而今已两忘”,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然与世隔绝的情怀。在这里,“物”指的是外界的事物,“我”则是自我。"两忘"意味着诗人希望自己和外部世界都能相互遗忘,达到一种心灵上的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现了诗人对于世态炎凉的深切感慨,以及对于超越物欲、重获内心平静的渴望。

作者介绍

牟巘
朝代:宋   字:献甫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牟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牟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汪忠定栗冽帖赞

黄霸为相,功名减于治郡。尺或不足,而有馀于寸。

文翰声迹,百年一瞬。

遗帖得于其家,殆亦足以传信。

(0)

观物四首·其四蚊

啬夫利口工噬肤,纤腰虿尾不受驱。

不知一噤何所苦,拍拍攘攘歌且呼。

清晨出帷昼藏隙,正是袢蒸炎暑日。

但愿凉风即日来,且为苍生膏血惜。

(0)

太平宫遇雨

山居五旬晴,山行一日雨。

太平咫尺间,千里隔跬步。

黄泥深三尺,风声更号怒。

谁语逋客知,山灵倘留汝。

(0)

梳头二首·其二

长记涪翁语,无尘有发僧。

无尘方愿学,有发亦何曾。

学士年年样,车门日日乘。

二毛犹胜我,不必愧鬅鬙。

(0)

闻韩正伦检正挂冠感叹故交怅然久之偶成三首·其二

恩门小简写门生,六载交情老弟兄。

一念吹毛牙角讼,十年握手肺肝倾。

酌贪谁饮南?水,敌怨人谈北府兵。

空券更怜蝇笔误,却因误处得分明。

(0)

秋夕有感二首呈督视参政·其一

汤汤南纪重喉衿,纵敌年来患已深。

七十万家财与力,六千里地古犹今。

薇屯正自忧无给,桑土当思彻未阴。

用力愈劳工愈寡,相公试察此时心。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