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梳头二首·其二》
《梳头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岳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长记涪翁语,无尘有发僧。

无尘方愿学,有发亦何曾。

学士年年样,车门日日乘。

二毛犹胜我,不必愧鬅鬙。

(0)
注释
涪翁:可能指宋代诗人黄庭坚,涪翁是他的号。
无尘:形容僧人超脱尘世,清心寡欲。
车门:古代官僚出行乘坐的马车,这里代指仕途或公务活动。
二毛:指头发黑白相间,形容年老。
鬅鬙:形容头发蓬乱,这里代指白发丛生。
翻译
长久记得涪翁的话语,那里的僧人没有尘俗之气。
他们一心向学,即使有头发也未曾沾染尘世。
学者每年的风貌都相似,每天进出车门忙碌不停。
虽然他们头发斑白,但比我还要自在,不必为白发而感到羞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所作的《梳头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回忆了对一位名叫涪翁的僧人的印象,他强调了涪翁的超凡脱俗,无尘的心境和修行。诗人表示自己也希望能像涪翁那样去除尘世的纷扰,但承认自己仍有世俗的烦恼,如头发的增多。

"长记涪翁语,无尘有发僧",这两句描绘出涪翁的禅意形象,他不仅言语深邃,且已达到无尘无欲的境界,即使有发,也象征着他的心境并未完全脱离红尘。

"无尘方愿学,有发亦何曾",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向往,虽然自己未能完全达到无尘的状态,但仍然怀揣着学习和追求的心。

"学士年年样,车门日日乘",这里可能暗指诗人自身的日常生活,尽管忙碌,但仍需应对世俗事务,每日出入于官场。

最后两句"二毛犹胜我,不必愧鬅鬙","二毛"指的是头发斑白,诗人自嘲地说,即使头发斑白,自己仍不如涪翁清心寡欲,不必为世俗的忧虑而感到惭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未能完全达到理想状态的自我解嘲,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作者介绍
岳珂

岳珂
朝代:宋   字:肃之   号:亦斋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生辰:公元1183~公元1243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猜你喜欢

题宾月楼空江秋笛二卷后

爨下有焦桐,柯亭有枯竹。

何期得遇蔡中郎,一取为琴一为笛。

中郎已死知音稀,每有奇物谁能知。

汨没泥沙弃水火,令人往往心伤悲。

国初至今二百载,其人与骨今安在。

二图沦落在人间,墨迹依稀犹未改。

吾乡陈伯炜、郑浮丘,两人前辈称风流。

坐宾楼上三更月,吹笛空江万籁秋。

名公诗句题应遍,画图潇洒尤堪羡。

恍若笛声江上闻,尚疑月色楼头见。

当年弃置废簏中,蠹鱼蚀尽尘埃蒙。

余偶得之发大叫,心颜怡悦开双瞳。

吁嗟乎,奇物显晦自有数,岂但柯亭之竹峄山桐。

(0)

白门重晤刘相国舟中共话

霜深黄叶满秋山,相对江头各解颜。

四海无家经乱后,一身尽瘁忆行间。

法明始欲求疏网,主晤何难立赐环。

去国孤忠悬九庙,金縢启处绛车还。

(0)

送唐损占祠部出守归德

夏寒江涨水平天,花映朱幡草色鲜。

舟楫济时新五两,威仪行部旧三千。

兵销渤海人驱犊,云吐中嵩地涌莲。

露冕悬知泽自溥,随行霖雨遍周田。

(0)

邸报

邸报愁抛又取看,时常痛哭总无端。

朝班水火君何利,仕路风波隐亦难。

病起心犹劳念纬,才庸道只合投竿。

买山欲问桃源路,何处烟霾不渺漫。

(0)

三月晦日邀李仁常诸兄饮味元堂有作

急防暮雨催花尽,移槛仍为一日留。

仙易误人聊作戏,谁能问世类藏钩。

茶颠入酒心难醉,鸟语参歌韵更幽。

尽日追欢休卜夜,还教宵梦伴春愁。

(0)

金陵

莫比风流六代时,周官礼乐汉威仪。

前朝离黍今丰芑,不作金陵吊古诗。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