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报愁抛又取看,时常痛哭总无端。
朝班水火君何利,仕路风波隐亦难。
病起心犹劳念纬,才庸道只合投竿。
买山欲问桃源路,何处烟霾不渺漫。
邸报愁抛又取看,时常痛哭总无端。
朝班水火君何利,仕路风波隐亦难。
病起心犹劳念纬,才庸道只合投竿。
买山欲问桃源路,何处烟霾不渺漫。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范景文所作,名为《邸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仕途的感慨。
首联“邸报愁抛又取看,时常痛哭总无端。”开篇即道出诗人面对邸报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时事的忧虑,又有不明原因的痛哭,表现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颔联“朝班水火君何利,仕路风波隐亦难。”进一步揭示了朝廷内部的矛盾与动荡,以及诗人作为官员在其中的艰难处境。水火喻指朝廷内部的冲突,仕路风波则指官场的险恶,表现了诗人对政治环境的不满和对自身前途的担忧。
颈联“病起心犹劳念纬,才庸道只合投竿。”诗人从个人经历出发,表达了病愈后仍心系国家、百姓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也自谦才疏学浅,暗示自己可能难以在官场上有所作为,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自我解嘲。
尾联“买山欲问桃源路,何处烟霾不渺漫。”诗人以退为进,表达了想要远离尘嚣、寻找心灵归宿的愿望。桃源路象征理想中的避世之地,而“烟霾不渺漫”则描绘了一片迷茫与困惑的现实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与对理想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切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世道何常,都一似、水流云出。
叹自古、燕巾滥宝,楚山迷璧。
老我如今观变熟,行藏语嘿惟时适。
似沧溟、容得乘禽飞,双凫集。花露晓,松风夕。
经味永,山光吸。历岩中考第,案头月日。
物欲强时心节制,才资弱处书扶掖。
拟棕鞋、桐帽了平生,投簪舄。
如公何地不阳春。往来频。醉倾银。
闻道河阳,童稚正欢迎。
移向德威堂上著,疑潞国,是前身。
行人还又送行人。夜无尘。对丰神。
自古心知,别语转情真。
须信人生归去好,三径旧,四时新。
吾少不学佛,吾道闻之尝。
虚灵一寸心,无贤愚圣狂。
人惟不自信,渺渺歧上羊。
师今紧寻觅,看是真有亡。
如行人贪程,如久客念乡。
一朝眼发明,家山俨成行。
士从西南来,落落仅八九。
半年北门道,几度釂别酒。
清朝志兴复,第一广英彀。
采采不及掬,引去遽盈斗。
矧今忠肃孙,卓荦汉庭右。
清矩仪班行,高怀局宇宙。
居然辍迩联,亟怀荆州绶。
恩章陟西戺,戎钺炫春昼。
世间行己地,随寓皆不朽。
著意护本根,虚怀阅忠厚。
上游屹长城,归来秉机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