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风流六代时,周官礼乐汉威仪。
前朝离黍今丰芑,不作金陵吊古诗。
莫比风流六代时,周官礼乐汉威仪。
前朝离黍今丰芑,不作金陵吊古诗。
这首诗《金陵》由明代诗人范景文所作,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与当下景象的感慨。
“莫比风流六代时”,开篇即以“六代”点出金陵的历史地位,六代指的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都是在南京建都的时期,历史上这些朝代曾在此地留下辉煌的历史痕迹。然而,诗人却说“莫比”,意为无法比拟,暗示了今日之景与往昔之盛相比,已大不如前。
“周官礼乐汉威仪”,这里运用了典故,周朝的礼仪制度和汉朝的威严形象,象征着古代文明的高雅与庄重。诗人将这两个朝代的文明作为标准,来反观当前的景象,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怀念与向往。
“前朝离黍今丰芑”,“离黍”出自《诗经》,原指先民种植黍子的情景,后常用来比喻国家兴衰。此处“离黍”与“丰芑”形成鲜明对比,“丰芑”则指丰收的谷物,象征繁荣富足。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过去国家兴盛与现在景象的感慨,暗含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反思。
“不作金陵吊古诗”,结尾一句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不愿再写关于金陵衰败的怀旧诗篇,可能是因为他看到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或是对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这句话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怀念,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思考,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
忆昔长白居,画粥断齑菜。
此时意可忘,移根种园内。
肉食岂不甘,藿食味终在。
举箸踰万钱,寰中几人再。
欲寡心自恬,风波亦可耐。
正己端垂裳,茹草曾躬耒。
貌瘦天下肥,恶食良自爱。
持此一介严,行行陟台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