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长白居,画粥断齑菜。
此时意可忘,移根种园内。
肉食岂不甘,藿食味终在。
举箸踰万钱,寰中几人再。
欲寡心自恬,风波亦可耐。
正己端垂裳,茹草曾躬耒。
貌瘦天下肥,恶食良自爱。
持此一介严,行行陟台鼐。
忆昔长白居,画粥断齑菜。
此时意可忘,移根种园内。
肉食岂不甘,藿食味终在。
举箸踰万钱,寰中几人再。
欲寡心自恬,风波亦可耐。
正己端垂裳,茹草曾躬耒。
貌瘦天下肥,恶食良自爱。
持此一介严,行行陟台鼐。
这首明代诗人庞嵩的《和颖翁邹公祖署中纪怀四章(其四)莳菜》描绘了诗人回忆过去在长白山简朴生活的情景,那时以粥和腌菜为食,虽然清苦,但内心满足。他将这种精神带入今日,选择在园内种植蔬菜,即使肉食诱人,他也更珍视藜藿之味。诗中通过对比豪奢与简朴,表达了对物质欲望的淡泊和对精神满足的坚守。他认为,即使身处高位,只要内心清廉,就能抵挡世间的风浪。诗人身体力行,亲自耕作,外表虽瘦,却因内心的丰足而自得。他以严格的自我要求,不断提升道德修养,这使他在仕途中能保持高尚的品格。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赞美和对高尚情操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