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气森森护石台,琼林都向碧山栽。
天低野阔雀方至,树老香疏蝶未来。
缟袂夜深还积雪,铁衣岁久忽生苔。
东风消息江皋动,数点先从岭上开。
寒气森森护石台,琼林都向碧山栽。
天低野阔雀方至,树老香疏蝶未来。
缟袂夜深还积雪,铁衣岁久忽生苔。
东风消息江皋动,数点先从岭上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梅花初放的清新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梅花的生长过程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美。
首句“寒气森森护石台”,以“寒气”点明季节,通过“森森”二字,营造出一种冷峻而肃穆的氛围,仿佛寒气本身便在守护着石台,为接下来的景象铺垫了基调。
“琼林都向碧山栽”一句,将梅花比作琼玉般的树林,栽种在碧绿的山间,既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洁白与美丽,也暗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清幽与高雅。
接着,“天低野阔雀方至,树老香疏蝶未来”两句,通过雀鸟和蝴蝶的活动,侧面烘托出梅花的静谧与孤独之美。雀鸟刚刚飞至,说明时间尚早,而蝴蝶未至,则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清冷与高洁。
“缟袂夜深还积雪,铁衣岁久忽生苔”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梅花比作夜深时分依然积雪的缟衣,以及岁月久远后长满苔藓的铁衣,生动地表现了梅花在严冬中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以及随着时间流逝,环境对它的影响。
最后,“东风消息江皋动,数点先从岭上开”两句,以东风的吹拂和江边的动作为背景,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而梅花则率先在山岭之上绽放,不仅展现了梅花的敏感与先知,也寓意着新生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生长环境、形态、季节变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梅花独特的魅力与生命力量,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竹抱孙枝,桐垂美荫,人在小山幽处。
写出秋心,水镜倒沉天宇。
劳旧梦、世外烟霞,品新诗、闲中风趣。
问仙居、丁卯桥边,姓名更续昔时许。
明珠双换白璧,还似娇梅倩杏,紫云红雨。
玉管金炉,消遣慧烟香缕。
正好是、公子归来,莫漫言、诗人老去。
斗轻盈、燕燕莺莺,嫩凉生白苧。
佳人沦落,讶诗书未习,天然绝俗。
生小蓬门知礼数,邻里争传贤淑。
不厌荆钗,能甘蔬水,想见如冰玉。
含凄敛怨,双眉那肯轻蹙。
可怜一载因缘,百端磨折,转眼天年促。
断送青春愁病死,说甚洞房花烛。
薄命如斯,幽闺谁念,我为伤心哭。
霜摧雨打,芳兰竟萎空谷。
馀寒正深料峭,喜春风透户。预分付、留住韶华。
恐被芳草催暮。
系兰棹、花深柳密,重来认得三桥树。
嘱东皇休放,杨花漫天飞絮。
十丈芳尘,陌上走马,衬花开软露。
看花外、先系柔条,它时堪寄鱼素。
怕柔条、相思可寄,寄不尽、相思千缕。
未相离,且把相思,暂交鸥鹭。
携鸥浮白,揖鹭题红,此间共啸旅。
怎摒挡、志和家具,载了诗酒,一任逍遥,尚湖烟雨。
波流眼细,峰含眉瘦,有人不为寻芳出。
试湔裙、棹楫斜阳渡。
蘼芜绣遍,访它拂水荒庄,有酒且酹香土。
吟怀正畅,共拍清歌,案醉边白苧。
曲岸畔、垂杨凝睇,倒影窥窗,引客偷攀,对人酣舞。
清欢未已,新词才阕,题鹃莫诉伤春事。
倩双鬟、吹入瑶筝柱。
销魂春去江南,燕燕莺莺,旧游记否。
《莺啼序》【清·殷秉玑】馀寒正深料峭,喜春风透户。预分付、留住韶华。恐被芳草催暮。系兰棹、花深柳密,重来认得三桥树。嘱东皇休放,杨花漫天飞絮。十丈芳尘,陌上走马,衬花开软露。看花外、先系柔条,它时堪寄鱼素。怕柔条、相思可寄,寄不尽、相思千缕。未相离,且把相思,暂交鸥鹭。携鸥浮白,揖鹭题红,此间共啸旅。怎摒挡、志和家具,载了诗酒,一任逍遥,尚湖烟雨。波流眼细,峰含眉瘦,有人不为寻芳出。试湔裙、棹楫斜阳渡。蘼芜绣遍,访它拂水荒庄,有酒且酹香土。吟怀正畅,共拍清歌,案醉边白苧。曲岸畔、垂杨凝睇,倒影窥窗,引客偷攀,对人酣舞。清欢未已,新词才阕,题鹃莫诉伤春事。倩双鬟、吹入瑶筝柱。销魂春去江南,燕燕莺莺,旧游记否。
https://shici.929r.com/shici/QQXUpAPlM.html
凭高望极。讶满天黯黯,如幄深密。
四面遮阑,不是浓云,岚光万里都湿。
东风葬了飞花后,又那有、残香收拾。
剩夕阳、一点孤红,化作乱山重叠。
犹记寻芳到此,好春正冶艳,游逐蝴蝶。
一径穿来,如雨如烟,罨断天涯行客。
何曾罨断天涯路,莫说起、落红凄绝。
怕再来、连叶飘零,更是可怜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