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钟粥鼓接名蓝,如海红香寄一庵。
例有高流乐晨夕,判无热客利西南。
檐牙虚籁吟声合,屋角晴岚画意参。
我在长安叨旧雨,闲居风味略能谙。
饭钟粥鼓接名蓝,如海红香寄一庵。
例有高流乐晨夕,判无热客利西南。
檐牙虚籁吟声合,屋角晴岚画意参。
我在长安叨旧雨,闲居风味略能谙。
这首诗描绘了述庵比部蒲褐山房的日常生活场景,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展现了宁静与禅意。首句"饭钟粥鼓接名蓝",通过饭钟和粥鼓的交替,暗示出庵中僧侣们的作息规律,"名蓝"则暗指庵名,体现了环境的清幽。次句"如海红香寄一庵",将庵中的香烟比喻为海浪般浩渺,形象地描绘出庵内修行氛围。
"例有高流乐晨夕",表明常有高人在此度过时光,享受清晨和傍晚的宁静,"热客利西南"则反衬出此处远离世俗名利的恬淡。"檐牙虚籁吟声合",写出了檐下风吹过的声音与僧人的诵经声和谐共鸣,营造出一种禅意的和谐。"屋角晴岚画意参",屋角的晴空云雾如同画卷,增添了诗意的景致。
最后两句"我在长安叨旧雨,闲居风味略能谙",诗人自谦为长安旧友,虽然身在繁华的都城,但对这种闲适的山居生活已有所了解和欣赏。整首诗以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感悟,展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怀念。
雁鹜乱池塘。啄稻争梁。是谁竿木早逢场。
一样玉昆难竞爽,迢水乌伤。梦短别情长。
泪滴千行。莫言前后有沉扬。
勘破功名如泡影,心地清凉。
无计堪怜汝。只踌躇、秋来瘦得,腰围如许。
君本多愁多病者,那禁这般情绪。
又几日、眠餐无主。
叠了罗衾全不寐,听潇潇、如此西窗雨。
恁怪我,太烦絮。珠沤槿艳无凭据。
算人生、因缘离合,偶然萍聚。
侬从于君相结爱,其乃痛无分处。
况侬也、悲秋儿女。
一日伤心三日病,命恹恹、抵死支持住。
休忘了,这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