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平宫遇雨》
《太平宫遇雨》全文
宋 / 岳珂   形式: 古风

山居五旬晴,山行一日雨。

太平咫尺间,千里隔跬步。

黄泥深三尺,风声更号怒。

谁语逋客知,山灵倘留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àipínggōng
sòng / yuè

shānxúnqíngshānxíng

tàipíngzhǐchǐjiānqiānkuǐ

huángshēnsānchǐfēngshēnggènghào

shuízhīshānlíngtǎngliú

翻译
住在山上五十天都是晴天,出行走山路却碰上一天雨。
看似近在咫尺的太平盛世,实则千里之遥,一步之差。
路上黄泥深达三尺,风声凄厉如怒吼。
谁能告诉逃亡者,山中的神灵或许会庇护你。
注释
山居:居住在山中。
旬:十日为一旬。
晴:晴朗。
山行:在山中行走。
雨:下雨。
太平:社会安定。
咫尺:极短的距离,形容很近。
跬步:半步,古代长度单位。
黄泥:黄色的泥土。
深三尺:深度达到三尺。
风声:风的声音。
号怒:大声呼啸。
逋客:逃亡的人。
山灵:山中的精灵或神灵。
倘:如果,倘若。
留:留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时遇到的天气变化和由此引发的感慨。前两句"山居五旬晴,山行一日雨",通过对比表达了从连续五十天的晴朗天气突然变为下雨的一日,突显了自然环境的戏剧性转变。接着的"太平咫尺间,千里隔跬步",以夸张的手法暗示了看似近在咫尺的太平景象,实则因雨路难行而变得遥不可及,隐喻社会现实的复杂与人心的隔阂。

"黄泥深三尺,风声更号怒",形象地刻画了雨后山路泥泞,风雨交加的恶劣环境,诗人借此表达出对出行的艰难和对未知命运的忧虑。最后两句"谁语逋客知,山灵倘留汝",以"逋客"自比,流露出诗人作为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感,同时向山神祈求庇护,希望得到山灵的理解和保佑。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景抒怀,体现了宋代理学家岳珂对于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岳珂

岳珂
朝代:宋   字:肃之   号:亦斋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生辰:公元1183~公元1243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猜你喜欢

西窗雨中吟二首·其二

好事成长恨,愁人坐雨天。

相思无限意,挥泪写诗篇。

(0)

陈准卿见和再叠前韵时读书净社寺

簿书毛委谩横陈,抚事堪惊种种新。

禄食谁为明日计,忧怀空寄此眉颦。

禅房我欲分吟榻,世路君方避俗尘。

闻说城西风景好,花须柳眼正娇春。

(0)

游金山寺

望入禅林日已曛,六时钟磬隔舟闻。

忘形鱼鸟居相近,倒影楼台画未分。

万顷洪涛天接水,一帘飞雨阁留云。

老僧细话前朝事,指点穹碑带藓文。

(0)

早朝

银钥春开虎豹关,万方拜舞玉珊珊。

银河露湿金茎柱,宝炬光摇玉笋班。

风落钧天门左角,云扶帝座殿中间。

欲知盛世无为意,退食夔龙纳谏还。

(0)

元夜与鲁翁对话

京国劳劳汗漫身,又从歧路度王春。

最怜孤馆青灯夜,遥忆高堂白发亲。

池草不妨诗梦绕,盘椒宁惜颂声频。

江南胜概真如画,触处梅花照眼新。

(0)

平寇二首为聂分巡赋·其一

许多英伟说前筹,遥望前锋气即收。

可是赤眉真有力,祇因白面自深忧。

何人发愤身皆胆,一道凄清月满秋。

百万农夫喧笑口,谁家鸡犬不蒙庥。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