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五里到青溪,埭在青溪西复西。
向日只缘贪射雉,常时过此始鸣鸡。
翚鹞用处亦无几,羽翮贡来谁敢稽。
便是游田须有节,如何晨夕恣荒迷。
台城五里到青溪,埭在青溪西复西。
向日只缘贪射雉,常时过此始鸣鸡。
翚鹞用处亦无几,羽翮贡来谁敢稽。
便是游田须有节,如何晨夕恣荒迷。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的田园生活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心境与哲思。
"台城五里到青溪,埭在青溪西复西。" 这两句开篇即设定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境,台城与青溪之间的距离,以及埭所处的地理位置,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向日只缘贪射雉,常时过此始鸣鸡。"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喜爱和融入其中的状态。"射雉"意指猎取野味,而"鸣鸡"则是早晨的象征,表明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受。
"翚鹞用处亦无几,羽翮贡来谁敢稽。" 这两句中“翚鹞”指的是捕鸟的工具,而"羽翮"则是鸟类的羽翼。这两句话传递了诗人对自然资源利用与珍惜的思考,并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一种警醒和提倡。
最后两句"便是游田须有节,如何晨夕恣荒迷。" 强调了在享受田园生活时应保持节制,不应该沉迷于奢侈与放纵之中。这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洞察和自我要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也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传递了对生命、自然和节俭的哲学思考。
子房筹策汉时功,身退超然慕赤松。
馀烈尚能开后世,高材今复继前踪。
执鞭始负平生愿,操几何知此地逢。
窃食一官惭未艾,绪言方赖赐从容。
双鸟海外来,飞飞到中州。
一鸟落城市,一鸟集岩幽。
不得相伴鸣,尔来三千秋。
两鸟各闭口,万象衔口头。
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
两鸟忽相逢,百日鸣不休。
有耳聒皆聋,有口反自羞。
百舌旧饶声,从此恒低头。
得病不呻唤,泯默至死休。
雷公告天公,百物须膏油。
自从两鸟鸣,聒乱雷声收。
鬼神怕嘲咏,造化皆停留。
草木有微情,挑抉示九州。
虫鼠诚微物,不堪苦诛求。
不停两鸟鸣,百物皆生愁。
不停两鸟鸣,自此无春秋。
不停两鸟鸣,日月难旋辀。
不停两鸟鸣,大法失九畴。
周公不为公,孔丘不为丘。
天公怪两鸟,各捉一处囚。
百虫与百鸟,然后鸣啾啾。
两鸟既别处,闭声省愆尤。
朝食千头龙,暮食千头牛。
朝饮河生尘,暮饮海绝流。
还当三千秋,更起鸣相酬。
《双鸟诗》【唐·韩愈】双鸟海外来,飞飞到中州。一鸟落城市,一鸟集岩幽。不得相伴鸣,尔来三千秋。两鸟各闭口,万象衔口头。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两鸟忽相逢,百日鸣不休。有耳聒皆聋,有口反自羞。百舌旧饶声,从此恒低头。得病不呻唤,泯默至死休。雷公告天公,百物须膏油。自从两鸟鸣,聒乱雷声收。鬼神怕嘲咏,造化皆停留。草木有微情,挑抉示九州。虫鼠诚微物,不堪苦诛求。不停两鸟鸣,百物皆生愁。不停两鸟鸣,自此无春秋。不停两鸟鸣,日月难旋辀。不停两鸟鸣,大法失九畴。周公不为公,孔丘不为丘。天公怪两鸟,各捉一处囚。百虫与百鸟,然后鸣啾啾。两鸟既别处,闭声省愆尤。朝食千头龙,暮食千头牛。朝饮河生尘,暮饮海绝流。还当三千秋,更起鸣相酬。
https://shici.929r.com/shici/26xSjc6F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