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扪萝入,荒凉岁月深。
偶寻逃暑处,一洗入禅心。
共坐僧閒语,眠听鸟细吟。
出门仍理棹,落日半川阴。
野寺扪萝入,荒凉岁月深。
偶寻逃暑处,一洗入禅心。
共坐僧閒语,眠听鸟细吟。
出门仍理棹,落日半川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潘希曾独自漫步于湘潭庆霞寺的幽静环境之中。他攀援着藤萝深入这座荒凉的寺庙,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宁静。寻找一处避暑之地,这里的清凉仿佛能洗涤心灵,使他进入一种禅定的状态。与闲散的僧人一同坐着交谈,聆听鸟儿们细致入微的鸣唱,更增添了内心的平和。在结束这番禅修后,诗人准备离开,夕阳西下,洒满半个河川,给归途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与诗意。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心境的交融,流露出淡泊与超脱的情感。
菱塘风老。正乱苇萧萧,采莲船少。
露白星寒,渔舍烟青灯小。
溪边月黑初肥候,满筠笼、一天霜晓。
鱼虾暮市,曲红桥外,酒人先到。看秫酿、新篘味好。
向松火山厨,蜀姜亲捣。狼藉杯盘,那计悲秋怀抱。
天津赵北东西路,也盈车、软尘吹道。
不如归去,芦花荒港,绿蓑收棹。
鲤鱼风急,鸭觜船轻,卸帆曾记秋也。
金粟墙阴,正香雨、夜将阑也。
红杏尚书,青州从事,醉还歌也。
洒凉云片石,葛粉来禽,同游客、查生也。
潮升潮落江头,恨樟亭返照,岐路分也。
语水菰城,问屐子、甚时閒也。
待八月、初鸿未至,十样蛮笺付谁也。
但展桃笙,绿尘生处,梦横塘人也。
隔溪相唤辛盘会,萧斋夕阳催暮。
如此可怜宵,况诗人相聚。瓮开新下若。
尽满引、翠涛香注。近水闻喧,红灯齐点,一街箫鼓。
懒傍画楼看,都不是、昨日少年情绪。
只有月娟娟,最销人魂处。
飘零关塞久,须珍重、此筵题句。
记梅边、别到如今,又两番花吐。
禁烟过,修楔又。日暖艳阳昼。
梅雨新晴,浴佛好时候。
记曾草斗连枝,兰贻并蒂,又看摘、合昏簪首。
采桑后。金琅瑶锁香林,阶面绿苔绣。
红粉销残,冷淡一行柳。
年年峡石山头,曹王祠下,但赢得、相思腰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