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还京赠别》
《还京赠别》全文
唐 / 卢照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风月清江夜,山水白云朝。

万里同为客,三秋契不凋。

戏凫分断岸,归骑别高标。

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áijīngzèngbié
táng / zhàolín

fēngyuèqīngjiāngshānshuǐbáiyúncháo

wàntóngwèisānqiūtiáo

guǐfēnduànànguībiégāobiāo

xiānqiáodàoháihuángjǐnmài

注释
风月:指优美的自然景色,尤其是月色和清风。
清江:清澈的江水。
山水白云朝:山景和白云在早晨的景象。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三秋:泛指秋季,这里指较长的时间。
契不凋:友情深厚,不因时间推移而改变。
戏凫:凫是野鸭,此处指野鸭在水中嬉戏。
断岸:河岸的尽头。
归骑:返回的马车,代指离别的情景。
高标:高高的标志或里程碑,常用于指路标。
仙桥道:比喻仙境或美好的生活环境。
锦城:成都的别称,因唐代成都产锦而得名。
翻译
江面月色清凉,夜晚风景如画,山与水映着白日的云霞。
虽然相隔万里,我们仍如同朋友般情谊不减。
野鸭在岸边嬉戏,离别的马车扬起尘土,告别了高高的路标。
一旦离开了仙境般的地方,回头望去,成都城仿佛遥不可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愁苦情怀与对远方美好景致的留恋。首句“风月清江夜”立即设定了一个静谧而明净的夜晚场景,江水在月光下波光粼粼,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雅。

接着,“山水白云朝”则将画面推向更为开阔的自然景观。山峦、流水与白云交织成一幅动人的早晨图景,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

“万里同为客,三秋契不凋”两句,诗人以“万里”形容旅途之长,同时自称“同为客”,表明自己与友人共同处于异乡。三秋(即三个季节)虽过去,但友情如同未凋谢的花朵,不因时间而减退,这是对友情深厚的一种赞美。

“戏凫分断岸,归骑别高标”中,“戏凫”指的是水鸟在水面上嬉戏,而“分断岸”则形象地描绘了水鸟划破水面的动态,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画面。诗人随后提及“归骑”,即返回时所乘坐骑,以及“别高标”,这是对离别之处的一个纪念或是某种特定的记号。

最后,“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两句,诗人描述了自己离开时的情景。仙桥道可能是一条通往仙境的道路,或者只是一个美丽的比喻。而“还望锦城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所离开之地——锦城(即长安城)的深情眷恋。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赞美,展现了诗人离别时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卢照邻

卢照邻
朝代:唐   字:升之   号:为“初唐四杰”   籍贯: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猜你喜欢

保应庙

投迹空山计已非,江都消息乱来稀。

庙前几种春香草,错怪王孙去不归。

(0)

行崧岭将半下瞰山中一人家似不与世接者凝伫久之因成一绝

几曲青山一亩宫,前村惟有小溪通。

鸡鸣鸟宿知昏旦,水碓无人自在舂。

(0)

赵观察作斋名烟艇孙耘老作唐律相邀同赋乃次其韵

知君心本在沧洲,故揭寒斋作钓舟。

已遣江湖频入梦,便呼鸥鸟与同游。

浮骖未可追前事,画舫犹堪拟胜流。

笠泽有家归未得,断肠芦叶荻先秋。

(0)

又次前韵

积阴元自宅幽都,昨夜东风一扫无。

玉殿仙班摇杂佩,银罂御膳染香酥。

柳萦翠带方眠眼,梅褪红妆已露须。

拭目太平知有日,两宫勤俭过祥符。

(0)

游罗浮宝积寺·其二

半生梦罗浮,世事缚两脚。

仙泉有谁何,生客那得酌。

君诗挹其腴,水味从此薄。

清游天所裁,望极南飞鹤。

(0)

花犯

报南枝、东风试暖,萧萧甚情味。乱琼雕缀。

幻姑射精神,玉蕊佳丽。寿阳宴罢妆台倚。

眉颦羞鹊喜。念误却、何郎归去,清香空翠被。

溪松径竹素知心,青青岁寒友,甘同憔悴。

渐画角,严城上、雁霜惊坠。

烟江暮、佩环未解,愁不到、独醒人梦里。

但恨绕、六桥明月,孤山云畔水。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