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城喧热。正爆竹声催,漏铜风咽。
小阁灯孤,往事向谁重说。
春到何家庭院,助新愁、满门冰雪。
枉有屠苏岁酒,恨椒花颂绝。想五侯、甲第欢无歇。
把龙笛鹅笙,檀口吹彻。那管寒衾薄,有人儿凄切。
珊珊玉珂初动,又趋朝、晓鸡时节。
试问明镜里,添几茎华发。
禁城喧热。正爆竹声催,漏铜风咽。
小阁灯孤,往事向谁重说。
春到何家庭院,助新愁、满门冰雪。
枉有屠苏岁酒,恨椒花颂绝。想五侯、甲第欢无歇。
把龙笛鹅笙,檀口吹彻。那管寒衾薄,有人儿凄切。
珊珊玉珂初动,又趋朝、晓鸡时节。
试问明镜里,添几茎华发。
这首明代末期清初诗人梁清标的《孤鸾·壬子除夕》描绘了除夕之夜禁城内的孤寂与冷清。诗中通过“喧热”与“爆竹声催”、“漏铜风咽”的对比,展现出节日氛围与个人心境的反差。小阁中的孤灯,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去的追忆,无人可诉说的“往事”更增添了愁绪。
“春到何家庭院”一句,以春天的到来反衬出诗人家庭的冷清,如同冰雪般的新愁笼罩全家。尽管有新年习俗如屠苏酒,但椒花颂歌的中断,流露出诗人对传统节日仪式感的失落。
接下来,诗人想象豪门贵族的热闹景象,与自家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龙笛鹅笙的音乐声在寂静中回荡,而自己却独对寒衾,感受着深深的凄切。夜深人静,玉珂声响起,象征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然而诗人的心境并未因时间推移而改变,反而在“晓鸡时节”更加感伤。
最后,诗人对着镜子自问,镜中的华发增添了岁月的痕迹,反映出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人生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除夕之夜诗人孤独、落寞的心境。
夜深群动息,气凉暑渐无。
坐觉幽意适,徙倚阁东隅。
正值新晴后,烟树稍模糊。
沉沉半钩月,利露幽光孤。
遥望鹿耳门,隐隐平沙铺。
少焉月渐升,纷射鼋鼍居。
错落渔火集,闪烁出菰芦。
将与疏星杂,上下明空虚。
风静波不兴,海面一镜如。
皑皑东方白,拍拍惊啼乌。
骤寒逼衣裳,吾将归吾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