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楼修竹峭寒侵。按冰丝、指冷瑶琴。
弹到月明时,蟾辉朗彻遥岑。试回首、落雁沉沉。
声停处,别有悠扬逸韵,暗度疏林。
只钟期难觅,山水意何深。披襟。
清风入怀抱,爱涔然、古调愔愔。
出土忆号钟,廿字独矢丹忱。感沧桑、触物惊心。
念今日、但问移宫换羽,谁是知音。
况无弦、真趣三味,费研寻。
选楼修竹峭寒侵。按冰丝、指冷瑶琴。
弹到月明时,蟾辉朗彻遥岑。试回首、落雁沉沉。
声停处,别有悠扬逸韵,暗度疏林。
只钟期难觅,山水意何深。披襟。
清风入怀抱,爱涔然、古调愔愔。
出土忆号钟,廿字独矢丹忱。感沧桑、触物惊心。
念今日、但问移宫换羽,谁是知音。
况无弦、真趣三味,费研寻。
这首《高山流水·选楼理琴》由清代诗人阮恩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选楼中修竹环绕、寒气袭人的环境,以及主人公在冰凉的瑶琴上弹奏的情景。诗中以“月明”、“蟾辉”、“落雁”等自然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弹到月明时,蟾辉朗彻遥岑。”这两句描绘了琴声与月光交织的画面,仿佛琴声能穿透夜空,照亮远处的山峦,展现出琴艺之高超和情感之深邃。
“试回首、落雁沉沉。”这一句通过“落雁”这一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深远,同时也暗示了琴声对自然界的触动。
“声停处,别有悠扬逸韵,暗度疏林。”这里描述了琴声停止后,余音绕梁,悠扬的旋律在稀疏的树林间回荡,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只钟期难觅,山水意何深。”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此处表达了知音难遇的感慨,同时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披襟。清风入怀抱,爱涔然、古调愔愔。”诗人以“清风”入怀,表达了对古琴音乐的喜爱与沉浸,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出土忆号钟,廿字独矢丹忱。”“号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乐器之一,此处借以表达对传统艺术的怀念与敬仰,同时“廿字”可能指的是琴谱中的某些经典曲目,体现了对艺术传承的重视。
“感沧桑、触物惊心。”诗人通过感受时间的流转和周围事物的变化,表达了对生命与宇宙的深刻思考。
“念今日、但问移宫换羽,谁是知音。”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诗人反思了知音难遇的问题,提出了对艺术理解与传承的疑问。
“况无弦、真趣三味,费研寻。”最后,诗人探讨了艺术的真正趣味在于其内在的精神与情感,而非外在的形式,强调了艺术欣赏与创作的深层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琴声与自然的交融,以及对知音、艺术传承与个人情感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对现代生活中的孤独与困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