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杳空原暮,萧萧旌旆行。
长风吹海暗,新月傍人明。
河影城头堕,秋声塞外生。
客怀频倚剑,时事正论兵。
杳杳空原暮,萧萧旌旆行。
长风吹海暗,新月傍人明。
河影城头堕,秋声塞外生。
客怀频倚剑,时事正论兵。
这首明代诗人郑旦的《夜归洱海道中》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行军的画面。"杳杳空原暮",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寂静而辽阔的氛围,傍晚时分,空旷的平原上弥漫着迷茫的暮色。"萧萧旌旆行",通过旌旗的摇曳声,传达出队伍行进的节奏和肃穆之感。
"长风吹海暗",长风劲吹,使得海面变得昏暗,增添了旅途的神秘与苍茫。"新月傍人明",新月如钩,明亮地挂在天边,为行人照亮前方的道路,也象征着希望与指引。
"河影城头堕",描绘了河流倒映在城墙上的景象,随着夜色渐深,城头的影子显得更加清晰,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旅途的进展。"秋声塞外生",秋风吹过边塞,带来阵阵凄凉的秋意,寓言着战事或世事的变迁。
"客怀频倚剑",旅人满怀思乡之情,不时倚剑,显示出其坚韧与警惕,也流露出对家国的忧虑。"时事正论兵",暗指当下的局势动荡,战争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归途中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时代背景,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的家国情怀。
青钱白璧,自买愁肠绕。更恨欢狂负年少。
记阳关图上,尊酒流连,儿女泪,输与闲人坐钓。
茂陵多病后,懒尽琴心,无复求凰与同调。
似清风古殿,风动幡摇晴昼永,惟有龛灯静照。
看胡蝶飞来澹无情,问墙角茙葵,为谁凝笑。
翩翩诗笔清新,百年谁识青云士。
银钩瘦硬,通神白茧,乌丝名世。
璞玉浑金难定价,终为良器。
秋风一曲,声合太古,算惟有、知音会。
天地青蝇扰扰,只依旧、岁寒苍翠。
似当时、刘晏点鞭,马上钱流满地。
未展经纶,米盐细故,此心如水。
待锋车趣召,玉堂挥翰,草金銮制。
尽说烟消,皆言火灭,触来总起无名。
不知不觉,怎得离众生。
道本易行易晓,奈心违、难晓难行。
心魔障,未成大善,方寸不能灵。
同流听嘱付,是非休辩,人我休争。
叹行尸走骨,何辱何荣。
急救自家性命,气神和、清结真形。
灵灵语,瑶台阆苑,蓬岛是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