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窗前,一枝墙角。甚处风光到廖廊。
东君已许阳和放,笛声何故翻教落。
不禁风,偏宜月,休抛却。笑我半生真命薄。
没事被它闲事缚。暗把梅花自评度。
清香此际无多日,明朝再到还萧索。
驾三车,皈三宝,心相约。
半夜窗前,一枝墙角。甚处风光到廖廊。
东君已许阳和放,笛声何故翻教落。
不禁风,偏宜月,休抛却。笑我半生真命薄。
没事被它闲事缚。暗把梅花自评度。
清香此际无多日,明朝再到还萧索。
驾三车,皈三宝,心相约。
这首《千秋岁引·画梅花扇赠尼》由清代诗人吴绡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画梅赠尼的情景与心境。
“半夜窗前,一枝墙角”,开篇以夜色中的梅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高的氛围。“甚处风光到廖廊”,问语中透露出对美好景象的追寻与发现,仿佛在探寻心灵深处的宁静与和谐。
“东君已许阳和放,笛声何故翻教落。”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春天比作东君,赋予其放生万物的权力。笛声的突然消逝,或许象征着某种情感的失落或转变,引发读者对情感与自然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不禁风,偏宜月,休抛却。”这几句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珍惜与欣赏,无论是风吹还是月照,都是自然赋予的恩赐,不应轻易舍弃。同时,也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守护与珍视。
“笑我半生真命薄,没事被它闲事缚。”诗人以自嘲的方式,反思自己半生的经历,感叹于生活琐事的束缚,表达了对自由与纯粹生活的向往。
“暗把梅花自评度,清香此际无多日,明朝再到还萧索。”诗人借梅花的清香与短暂,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忧虑。梅花虽美,但好景不长,明日再来,又是另一番景象,暗含着对生命流转与变化的感慨。
“驾三车,皈三宝,心相约。”结尾部分,诗人以“三车”(佛教中的三车,指法轮、法幢、法鼓)和“三宝”(佛、法、僧)为喻,表达了对佛法的信仰与追求,以及内心的约定与承诺,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描绘夜晚梅花的美丽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情感以及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