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丝笼碧碧云低。淑景迟迟。
问春几许枝头也,野花处处芳菲。
梦绕池塘青草,愁听枝上黄鹂。小庭疏雨又蔷薇。
瘦损红衣。欲凭远信青鸾杳,望天边,江树依依。
往事不堪重忆,云山极目魂迷。
柳丝笼碧碧云低。淑景迟迟。
问春几许枝头也,野花处处芳菲。
梦绕池塘青草,愁听枝上黄鹂。小庭疏雨又蔷薇。
瘦损红衣。欲凭远信青鸾杳,望天边,江树依依。
往事不堪重忆,云山极目魂迷。
这首《风入松·思君晦》由明代女词人沈宜修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幽婉。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情绪波动。
开篇“柳丝笼碧碧云低”,以柳丝轻柔、云层低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淑景迟迟”则点明了时光的缓慢流逝,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等待与期盼。接下来的“问春几许枝头也,野花处处芳菲”两句,通过询问春天的长度和田野间野花的盛开,进一步强化了时间的流逝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梦绕池塘青草,愁听枝上黄鹂”描绘了主人公在梦中与心爱之人共处的美好场景,而醒来后却只能听到黄鹂的啼鸣,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思念之苦。紧接着的“小庭疏雨又蔷薇。瘦损红衣”两句,通过雨中的蔷薇花,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因思念而日渐消瘦的形象,情感表达得极为细腻。
“欲凭远信青鸾杳,望天边,江树依依”则表达了主人公想要通过青鸾(传说中的神鸟,能传递信息)寄送思念之情的愿望,但最终却只能望向遥远的天边,江边的树木似乎也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最后,“往事不堪重忆,云山极目魂迷”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和迷茫。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思念与哀愁的世界,展现了主人公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
县公筑堰东九里,大堤横截长溪水。
引流下注万顷田,禾稻翻风翠云起。
去年陂堰未曾开,况值亢旱天为灾。
城中乱罢正萧索,兼无秋实人民哀。
今年争看决渠雨,龙骨长闲挂梁梠。
老农仰卧歌南风,但知欢乐无所苦。
君侯事业如白公,流芳千载无终穷。
愿公更展作霖手,均此德泽四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