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身功德须圆满。认取元初面。早把前程同了干。
三田运度,二仪交泰,上下光明贯。
知音推举相邀唤。此理诚幽远。皆作天元真法眷。
神超云外,更留名姓,记在丹霞观。
保身功德须圆满。认取元初面。早把前程同了干。
三田运度,二仪交泰,上下光明贯。
知音推举相邀唤。此理诚幽远。皆作天元真法眷。
神超云外,更留名姓,记在丹霞观。
这首诗是元代道士王处一所作的《谢师恩》,表达了对师尊的敬仰和修道求真的决心。首句“保身功德须圆满”强调个人修行中保持身体与道德的完美,接着“认取元初面”暗示要追寻和领悟宇宙最初的真理。诗人表示要早早地将前程与修道目标相结合,“三田运度,二仪交泰”描绘了修炼过程中的身心交融,象征着阴阳调和,内外光明。
“知音推举相邀唤”表达了对志同道合者的认同与邀请,共同追求这种深奥的道法。“此理诚幽远”则揭示了这种道理的深远和不易察觉。最后三句“神超云外,更留名姓,记在丹霞观”,诗人希望自己通过修炼能够超越世俗,留下姓名在修道圣地丹霞观,以示对师恩的铭记和对道途的执着。
整首诗体现了道教修炼的主旨,即修身养性,追求长生不老,以及对师道的尊崇和对道法传承的重视。
山鸦晓辞谷,似报游人起。
出门犹屡顾,惨若去吾里。
道途险且迂,继此复能几。
溪边有危构,归驾聊复柅。
爱此山中人,缥缈如仙子。
平生慕独往,官爵同一屣。
胡为此溪边,眷眷若有俟。
国恩久未报,念此惭且泚。
临风浩悲叱,万世同一轨。
何年谢簪绂,丹砂留迅晷。
重阳恁好,正秋清天色,水容如泻。
野阔风高香雾满,采菊无人同把。
堪笑渊明,蓬头曳杖,吟赏东篱下。
孤风远韵,至今犹作佳话。
争似太守才贤,慈祥恺悌,赋政多闲暇。
千里江山供胜践,尊俎延登儒雅。
只恐相将,吹花春宴,不许斯民借。
花嘲便坐,尚怀方外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