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馀姚》
《上馀姚》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忆侍大人江北去,却从伯父野堂回。

争知二老轻凋谢,岁晚扁舟一个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yáo
sòng / jiǒng

shìrénjiāngběiquècóngbǎitánghuí

zhēngzhīèrlǎoqīngdiāoxièsuìwǎnbiǎnzhōulái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淡远的情怀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忆侍大人江北去,却从伯父野堂回"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那段在江北随侍大人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而现在则是从伯父所在的乡间归来。这两句通过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场景的变迁。

"争知二老轻凋谢"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岁月不待人的感慨。这里的"二老"通常指的是父伯或其他尊长之辈,而"轻凋谢"则形象地表达了他们在时光中逐渐衰老,甚至可能已不复存在,这种感慨充满了对生命易逝的无奈与哀愁。

最后一句"岁晚扁舟一个来"则是诗人在深秋时节,独自乘坐简陋的小船回归之情景。这里的"岁晚"强化了季节的氛围,表达了一种萧瑟孤寂的情感。而"扁舟一个来"则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无依,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无法挽留的哀伤。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往的追忆和现实的描绘,展现了时间流逝、人事变迁以及个人的孤独感受。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简唐英同年四首

旧言山色有无中,今日环观在短蓬。
游子不堪归路冷,篙师愁杀裹囊穷。
便回溪口风尤急,欲到山头月已东。
赢得閒言扰诗社,烦君更语主人公。

(0)

和杨诚斋韵谢惠南海集诗三首

斯文宗主赖公归,不使它杨僭等夷。
四海声名今大手,万人辟易几降旗。
天方欲治将焉往,用不崇朝尚窃迟。
整顿乾坤从小试,南州昔日洗潢池。

(0)

峡路山行即事十首

双牛只叟一横犁,白水青秧透面肥。
是处喜经连夜雨,田家十口可无饥。

(0)

用陈和你太博韵题江州高远亭四首

浔阳名郡敢言支,最近江山左右之。
松盖前倾浑似故,诗兵捷出愈称奇。
案头朱墨无多事,亭面东风足四时。
相与平分剩遗爱,未饶白傅去时思。

(0)

至游堂二首

力田须逢年,掘井须及泉。
学者志于道,如以规正圆。
及其见道时,揽辔谁争先。
筌蹄蜕陈迹,羽化而登仙。
是中时反观,一一人之天。
森然众妙现,所见惟所便。
猗与至游者,日运万里船。
胸中三景轴,与道相因缘。
道大心以悟,心远见孰偏。
一室景象存,物物随餐眠。
不游以为游,至乐无冥颠。
游非在山水,默与山水联。
天下有至游,得道有至贤。
贤者以道游,百游不一愆。
至于游俱忘,公与道独全。
谈笑出清风,樽罍益欣然。
张扁诧中郎,训记增雄编。
嗟予幸升堂,顿觉尘垢湔。
从公至游境,左右余芳鲜。
归来欲语人,心知口难传。

(0)

常熟敲冰行舟三首

画鹢悠悠辄退飞,一程百里两程归。
天公若念羇怀恶,一夜东风便解围。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